咏荆轲的鉴赏

鉴赏
这首诗是陶渊明根据《战国策·燕策》和《史记·刺客列传》中关于荆轲的故事而写的。诗的前四句概括了荆轲入燕的经过,并将荆轲置于秦、燕矛盾之中,成为燕国的希望之所托。这四句已经将故事的背景和人物的位置交代清楚,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悬念。接下来,诗人写到荆轲出燕的情节,略去了史书中荆轲等待助手的情节,而用“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来代替。这样的写法既回护了燕丹的过失,又与首句的“善养士”相呼应,使得内容和谐统一,结构浑成。在易水饯行的情节中,诗人通过描写白马素骥的情景,激发了诗的情绪,使得诗的气氛变得激昂悲壮。高渐离、宋意等燕国的豪杰都在饯席上,寒水哀风,击筑高歌,情景相生,送者和行者都热血沸腾,慷慨流涕。整首诗情真意足,表达了对荆轲的赞赏和敬意。


诗文: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咏史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