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
本文是一篇关于苏州沧浪亭的简析。沧浪亭是苏州市的四大古名园之一,起初是五代广陵王钱元璙的池馆,后来被诗人苏舜钦购得并临水筑亭,取名为沧浪亭,园也因此得名。沧浪亭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更迭,曾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居所,后来又成为佛寺。本文是应僧人文瑛之请而作,记述了沧浪亭的历代沿革和兴废,感慨于历史上的遗迹已经消失,权势购筑的宫馆苑囿也成为陈迹,唯有苏子美的沧浪亭能够长久存在。文章通过这一点,让人们领悟到读书人能够垂名于千载的特有原因。
诗文: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
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
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
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