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首诗题为《古意》,是一首以古喻今的诗歌,通过咏史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中描述了一个红妆少女带着瑟乐器来到丛台下的情景。丛台是赵王故台,位于今河北邯郸市东北,而台下应该有宫室。诗中的“挟瑟”可能有一典故,但具体出处不详。与北齐诗人魏收的《挟瑟歌》相比,诗中的红妆少女也是带着金鞍白马进入丛台小苑,心中忧伤,流泪不止。诗中的“徙倚”和“戚戚”表达了她的忧愁和痛苦。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诗中的情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从“露葵”开始,诗人将笔力集中在描写女子的惆怅情怀上。露葵是葵花的别名,古人采摘葵花必须等到露水解开,所以称为露葵。淇水是黄河的支流,位于今河南省北部,离丛台不远。诗中的“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都是女子的想象之辞。她昨天伫立到日暮,度过了一个悲伤的夜晚,第二天早上看到日出露水解开,就想到家中园子里的露葵也应该采摘了。但是她还没有冲破重重险阻回到家中,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这个情节也有所依据,《诗经·卫风·氓》中有“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的描述,意思是桑树的叶子已经黄落,比喻自己的容颜凋谢。然后说自己去了那个人的家,却遇到了他的贫穷,于是被抛弃,再乘车渡过淇水回家。沈约的这首诗题为《古意》,也可能取自《诗经》的这段描述,虽然没有完全引用,但是“淇水未沾裳”这一句应该是受到了影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古喻今,通过咏史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中描绘了一个红妆少女带着瑟乐器来到丛台下的情景,表达了她的忧愁和痛苦。从“露葵”开始,诗人将笔力集中在描写女子的惆怅情怀上,通过描绘她对家园的思念和无法回去的痛苦,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通过古代的故事和情感,反映了南朝的一些现实。
诗文: 挟瑟丛台下,徙倚爱容光。
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
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
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
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