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描绘了一幅夏夜渡江的景象。诗中首先交代了画面的背景,江中小洲笼罩在浓浓的烟雾中,天空呈现出苍茫晦暗的色彩。通过运用诸如“浮烟”、“苍茫”、“晦”等词语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表现出江上夜色的独特之处,视线既不明晰,也不是漆黑一片。接下来的描写都是由这种独特的情境所衍生出来的。
由于天色昏暗,远处的景物难以辨认,失去了参照物,因此船行而人却无法感知。只有看见船边缆绳被拉得笔直,才能知道船夫正在背绳而行,由此可见江水实际上非常湍急。突然间,悠扬的笛声从对岸传来,这让人知道离岸不远了。同时,还能嗅到荷花的香味,这让人知道岸边长满了荷花。通过听觉和嗅觉来感受渡江的距离,实际上也暗含了牧童夜归和荷塘夜色的景境。
尽管夜色晦暗,但由于江水的水光映照,人们仍然可以隐约看见帆影。这些帆影在黑暗中好像点点悬挂在空中,犹如渡客提心吊胆一般。在洲渚浮烟、天色晦暗的特定景境中,诗中既暗含了江水流急、白帆点点、牧童夜归、荷塘飘香的景色,又表达出夜间渡江的独特心境。整首诗情景交融,构思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