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叉是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他的活动时间大约在元和年代。刘叉以“任气”著称,喜欢评论时人。韩愈是当时善于接待天下士的人,刘叉听闻他的名声后前往拜访,并写了《冰柱》、《雪车》两首诗,这两首诗的名气超过了卢仝和孟郊的作品。然而,后来刘叉对韩愈为谀墓之文不满,他攫取了韩愈为墓铭所得的金钱,离开了原地,回到了齐鲁,之后便不为人所知了。
刘叉是唐朝的一位诗人,他的名字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江湖豪气的感觉。据说他年轻时是个任侠之人,曾因酒杀人而逃亡。但是后来他改过自新,发愤读书,并且能写出优秀的诗歌。
刘叉听说韩愈接纳天下的读书人,于是前去投奔,并献上了《冰柱》和《雪车》两首诗给韩愈。这两首诗被评为险怪之中的代表作,使用了险韵,即韵脚较少且字较生僻的韵部。其中的“柤”字和“舥”字等都是很少有人能够使用的。整首诗给人一种奇山怪石的感觉,充满了峥嵘嶙峋的意境。
诗中描绘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成为兵士,而人民则为此感到痛苦。土地崩塌,水泛滥,农田无法种植庄稼,田垄上也没有桑麻。然而,春天来临时,百花盛开,但是这些美景却无法让人们安心。有些人为了逃避战乱,流离失所,陷入了危险和困境之中。他们的衣服破烂不堪,头发凌乱。鸟儿惊飞,老鼠躲藏,找不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他们独自躺在旅舍中,没有好梦可做,只能忍受风沙的折磨。天空中的星星在一夜之间消失不见,早晨的阳光也变得异常美丽。
诗中还描绘了冰柱的景象。南方的农田还没有长满一尺高的庄稼,纤细的冰片在空中飘舞。它们旋转着,随着朝阳的升起而融化,像是从屋檐上削下来的冰柱相互交错。它们或低或高,大小不一,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芒。人们仿佛看到了玉龙从天而降,向茅檐上的人们展示它的利爪。有人还以为是汉高帝未能斩杀的蛇重新出现在世间。人们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谁能够驱赶它。冰柱发出的声音如铿锵之音,它们有着独特的韵律,而玉却没有一丝瑕疵。然而,这些冰柱并没有给大地带来雨水,只是在道路上化为泥泞。它们也没有给九江带来浪潮,只是在天边消失。它们也没有给双井带来水源,只是在瓯中泛起波澜。它们也没有给中山带来浆水,只是让鱼儿和芰荷茂盛。它们也没有给醴泉和甘露带来异香,只是让人们对它们赞叹不已。这些冰柱特别清澈,自诩为最纯洁的存在,它们的气息凝结成了一千里的冰雪,滴水声响彻十万家。它们虽然很小,但是它们的力量却无法被遮挡。它们无法被曲瓦所阻挡,直接落下来无法抑制邪恶。然而,它们却被时机所逼,无法停留在我的眼前,转瞬间就消失不见。这是天意所为,天不应该有这样的变故。反而让井中的蛙和墙上的虫变得容易,它们竞相缩头,发出呀呀的声音。我希望天子能够回归造化,让这些变故消失。
刘叉的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他用独特的语言和形象描绘了人们的苦难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的诗歌给人一种豪迈的感觉,让人们感受到了他的独特个性和对人生的热爱。
刘叉铁事典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