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胡曾的照片
胡曾

胡曾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出生和死亡的具体年份不详,大约生于840年左右。他是邵阳(今属湖南)人,非常喜欢游历。

在咸通年间,胡曾参加了进士考试,但没有通过,因此滞留在长安。咸通十二年(871年),路岩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胡曾被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年),胡曾再次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的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被调往荆南节度使,胡曾也随之前往荆南。最后,胡曾在故乡度过了晚年,直至去世。

尽管胡曾的生平资料有限,但他的诗作在唐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表达了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的感悟。胡曾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季节等为题材,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颂。

生平

胡曾,唐代邵州邵阳人,号称秋田。他在懿宗咸通年间参加进士考试,但未能中第。然而,他以关心民生疾苦、批评暴政权臣而闻名。《唐才子传》称赞他是“天分高爽,思想非凡”。

胡曾初次参加进士考试未能中第,他在《下第》一诗中抱怨道:“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然而,在咸通年间,他终于中了进士。他曾在汉南节度使的职位上工作过,后来被任命为书记。他还曾在军队中任职,经常研究古今兴废的历史,对古代的事迹感慨万分。他写了一卷咏史诗,描述了历史上的许多地方和人物,如《南阳》咏诸葛亮结庐躬耕,《东海》咏秦始皇求仙,《姑苏台》咏吴王夫差荒淫失国。这本《咏史诗》共有150首,都是七绝的形式。另外,他还有一本《安定集》共10卷,但现在已经失传。《全唐诗》只收录了他的一卷诗集,仅存数首。关于他的事迹可以在《唐才子传》和王重民的《补唐书胡曾传》中找到。 胡曾生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