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沈与求的照片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他是宋代的一位大臣,政和五年(1115年)中进士。他的官职历经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等。他在政治和行政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沈与求还是一位文学家,他著有《龟溪集》。这部集子收录了他的诗文作品,展现了他的才华和思想。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优美。

关于沈与求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生平

沈与求,生于宋哲宗元祐元年,卒于高宗绍兴七年,享年五十二岁。他在政和五年(1115年)考中进士,后来历任官职逐渐升迁至明州通判。他曾上疏论执政之事,因此被调任兵部员外郎。他自我检讨称自己的言辞可能不当,不应该得到升迁,于是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他曾经研究过古今屯田的利害,并将其写成了《集议》两卷。他历任御史中丞,他对政事从来没有保留,共上奏疏四百篇,言辞非常直接切实。后来他被调任吏部尚书,同时兼任翰林学士。当金人入侵时,他赞成高宗亲自征讨。他后来又被任命为知枢密院事。沈与求去世后,被追谥为忠敏。《宋史》卷三七二中有他的传记。 沈与求生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