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出生于南宋孝宗乾道六年,是江西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他是一位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藏书家。徐鹿卿精通经史,以文学才华在乡里有名。公元1223年,他参加了嘉定科举考试并成功进士,被调到安南军学担任教授,并继续研究理义之学。后来他进入枢密院担任编修官。当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等人因事被黜落,徐鹿卿为他们作诗赠送,并为他们进行弹劾。太学诸生也为他们四人写了赞美诗。徐鹿卿历任吏部侍郎,后提举鸿禧观并于退休时被封谥号清正。他著有《泉谷文集》、奏议、讲议等作品,其中《宋史本传》至今流传。徐鹿卿于理宗淳祐九年去世,享年八十岁。
在长庆年间,李渤被任命为桂管观察使,他表奏了名儒吴武陵为副使。根据惯例,副职上任时,要拿着弓箭袋表示谢意。然而,过了一些日子,李渤在球场设宴,酒喝得高兴时,吴武陵听到一些妇女聚在看棚上看,他觉得这是一种耻辱,非常生气,想要报复一下。于是,他上了高台盘坐,提起衣裙尿尿。李渤喝醉了酒,看到这一幕后异常愤怒,命令卫士把吴推到衙门斩首。
幸运的是,当时有一个衙门校官叫水兰,他意识到这样做不好,巧妙地阻止了这件事,并派了许多人保护吴武陵。李渤大醉,人们搀扶着他回去睡觉,直到天亮才醒过来。听到家里的人聚在一起哭得很伤心,他感到非常惊慌,立即命人前去衙门打听。水兰把情况都说明了:“虽然昨晚奉了严命,但我没有敢那么做,现在副使还睡在衙院里,没有受苦。”李渤这才知道真相。第二天,他早早来到衙院,非常谦虚地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分宾主落座后,他们互相自责,更加互相尊敬起来。
当时还没有监军,李渤就上奏请求让水兰任宜州州长,以此来答谢水兰。吴武陵虽然有才华,但性情强悍暴烈,人们都怕他。他曾经担任过容州部内刺史,犯下许多罪行。皇帝的使者命令广州的幕吏逮捕他。这个小官吏正当年青,也自负是科举出身,一点也不宽恕,办案特别急迫。吴武陵感到非常气愤,于是在路边佛堂里题诗道:“雀儿来逐飓风高,下视鹰鹯意气豪。自谓能生千里翼,黄昏依旧入蓬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权力之下,也要保持谦虚和尊重他人。李渤在酒后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但幸运的是,有水兰这样明智的人及时阻止了悲剧的发生。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最终化解了这场危机。而吴武陵的故事则提醒我们,即使有才华,也不能因此而傲慢自大,否则将会招致不幸。
这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他们的相互合作和理解最终使得局势得以缓和。这也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学习的。无论是在家庭、工作还是社会中,相互尊重和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通过相互合作和包容,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实现共同的目标。
徐鹿卿轶事典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