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郏亶的照片
郏亶

郏亶(1038—1103)是宋朝苏州昆山人,字正夫。他在仁宗嘉祐二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睦州团练推官。神宗熙宁初年,他被任命为广东安抚司机宜。三年后,他上书陈述了苏州的水利问题,受到了王安石的赞赏。五年后,他被任命为司农寺丞,负责兴修两浙地区的水利。然而,吕惠卿认为他的措施不合适,因此被罢免。郏亶在治理自己居住的西水田时,按照他所提出的方法修建了圩岸、沟浍和场圃,收入丰富。他将这一经验整理成图状,并献给了上级,以证明前法的可行性。后来,他再次被任命为司农寺丞,并晋升为江东转运判官。哲宗元祐初,他被任命为太府寺丞,后来被派往温州任职。然而,在返回途中,他因病去世。郏亶著有《吴门水利书》。

生平事迹

改良农田水利。他采用了疏浚河道、修筑堤坝、开挖渠道等方法,改善了水田的排水情况,提高了农田的产量。他还注重水土保持,提倡种植水生植物,防止水土流失。经过多年的努力,他成功地将原本常年积水的水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收和富裕。



郏亶的治水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当时的水利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的治水主张注重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和水文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一观点在后来的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他的疏浚河道、修筑堤坝的方法也成为了后来治理水患的重要手段。他的水利图和治水经验总结为《苏州水利六失六得》和《治田利害七事》两篇文章,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颂。



郏亶的治水事迹和理论成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水利工程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治水经验被后人广泛借鉴,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治水成就也使他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郏亶的治水事迹和理论成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水利工程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治水经验被后人广泛借鉴,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治水成就也使他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郏亶生平事迹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