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诗人郑梦周的照片
郑梦周

郑梦周(1337年-1392年),草名梦兰,9岁改名梦龙,字达可,号圃隐,谥号文史,是朝鲜高丽王朝末期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朝鲜理学之祖。他出生于庆尚北道永川,家族世代都是武官。

郑梦周在幼年时就展现出对文学的兴趣,他勤奋学习,自学成才。在高丽恭愍王王祺九年(1360年)时,他中举考取功名,十六年(1367年)受到李穑的赏识,被任命为学官,负责讲解朱子集注。

然而,郑梦周的父亲去世后,他辞去官职,守孝三年。之后,他回到朝廷,担任大司成一职,负责与中国明朝重建朝贡关系。他在外交方面表现出色,成功地维护了朝鲜的利益,并促进了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除了政治和外交方面的成就,郑梦周还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著作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政治、伦理、教育等。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朝鲜理学之祖。

郑梦周于1392年去世,享年55岁。他被追赠谥号文史,以表彰他在文学和历史领域的杰出贡献。他的思想和成就至今仍被人们所推崇和研究。

人物生平

郑梦周是高丽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在高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为高丽与明朝以及其他国家的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1374年,恭愍王被杀后,李仁任立辛禑为王,并杀害了明朝的使臣,重新投靠北元。然而,郑梦周对此持反对态度,结果被放逐出京城,一度出使日本。然而,1383年,明朝大军压境,高丽被迫派遣郑梦周前往南京朝见明太祖朱元璋。郑梦周成功完成任务,重新建立了高丽和明朝的关系。

在1388年,辛禑派遣李成桂出兵辽东,李成桂发动了兵变并废黜了辛禑,立辛禑的儿子辛昌为王。然而,次年,李成桂又废黜了辛昌,立王祺后裔王瑶为恭让王。在这期间,郑梦周担任守门下侍郎,辅佐宰相李穑。他被称为“王佐之才”,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392年,恭让王感到李成桂的实力日益强大,为了自保,他与郑梦周商议密谋反对李成桂。然而,李成桂得知后派人将郑梦周暗杀于开城的善竹桥,并没收了他的家产。李芳远继位后,由于郑梦周的忠义,他重新追封郑梦周为“大匡辅国崇禄大夫领议政府事、修文殿大提学兼艺文春秋馆事、益阳府院君”,并将他入祀孔庙。

郑梦周曾多次出使中国,并在中国沿海一带游历。他留下了大量的诗篇,现在只剩下了319首,其中包括124首中国使行诗和13首日本使行诗。这些诗篇记录了他的旅行经历和对外交事务的思考。

郑梦周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外交活动。他在高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为高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忠诚和才能使他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郑梦周人物生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