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人唐时升的照片
唐时升

唐时升(1551~1636)是明代学者,字叔达,号灌园叟,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他年轻时受业于归有光,不到三十岁就放弃了举子的职业,专心致志于古学研究。他擅长诗文,用词清浅,尤其擅长画墨梅。

尽管唐时升家境贫寒,但他非常善于助人,因此被人们称为好施与。他与娄坚、李流芳、程嘉燧一起被称为“嘉定四先生”,他们都是嘉定人。此外,唐时升还与娄坚、程嘉燧一起被称为“练川三老”,他们都是同乡。

关于唐时升的死亡信息,文中没有提及。

人物生平

唐时升,字升生,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出生于嘉靖三十年(1551年),逝世于崇祯九年(1636年),享年八十六岁。唐时升通达世务,性情豁达。他的父亲唐钦训与归有光交好,所以他早年拜在归有光门下学习诗文,并因此有了一定的声名。然而,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却放弃了举子的职业,专心研究古学。

尽管唐时升家境贫寒,但他乐于助人,被人们称为“好施与”。他对金钱和官名看得很淡,过着陶渊明般清贫但怡然自得的生活。他在家里种菜、耕耘田园,过着简朴而满足的生活。

唐时升与娄坚、程嘉燧都是归有光的门下弟子,他们的文章都有归氏清雅恬淡的气韵。晚年的唐时升闭门谢酒,专注于养生,与娄坚、程嘉燧常常一起布衣杖屦,外出游玩,谈诗论文,意气扬扬。他们的风采让人们觉得他们像是古代的学人,不染尘俗,有着仙人的气韵,因此被称为“练川三老”。

唐时升的文才很出色,与友人一起做诗的时候常常不假思索,一挥而就。他不喜欢艰深晦涩的文章,自己的诗词用词清浅,且不加点窍,一气呵成。他为自己的诗文集取名为《三易》,也是表达了他不喜欢艰深之意。在当时,他的诗文备受推崇,与程嘉燧、娄坚、李涣芳并称为“嘉定四先生”。四明人谢三宾将他的《三易集》与其他三人的诗文合刻,题名为《嘉定四先生集》。

唐时升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清新明快,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他的生活态度和文学风格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唐时升人物生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