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诩(1381~1469)是明代学者,字大章,号纯庵,出生于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他在建文时期曾担任金川门卒,但当燕兵入侵时,他感到悲痛不已,于是离开了职位,隐居起来并开始教授学生。后来,周忱巡抚江南时,两次推荐他担任学官,但他坚决辞退了这个职位。龚诩还著有《野古集》一书。龚诩于1469年去世。
龚诩,明朝时期的一位忠诚之士,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坎坷。龚诩出生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父亲因事被戍五开卫,他也因此成为了一名军人。
在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龚诩被调到南京金川门任职。然而,在明惠帝建文年间,燕王朱棣起兵夺位,进攻南京。城内的将领李景隆屈服于燕王的强大武力,打开金川门迎接燕王入城。明惠帝剃光头化装成和尚逃走,而龚诩与其他守门士卒则大哭一场后改名为王大章,逃到了常熟,以卖药和授徒为生。
经过二十多年的时间,明宣宗下诏宽待逃亡士卒,龚诩才得以回到自己的祖籍昆山。江苏巡抚周忱认为龚诩是一位贤良忠贞之士,荐他担任太仓卫教授的职位,但龚诩却拒绝了这个职位。他曾对吴讷说:“我仕途上没有对不起正义的事情,只是担心辜负了城门一场大哭!”之后,龚诩一直隐居在虞浦,直到老去。
直到福王朱由崧时(公元1644年),龚诩才得到了彻底的平反,被追谥为“安节”,成为黔南地区第一位被追谥为“安节”的人物。
龚诩著有《野古集》三卷,这部作品在清代已经被收录进了《四库全书》。《黔诗纪略》中也收录了他的十四首诗。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可以在《国朝献征录》卷—一六中找到相关的记载。
龚诩的一生经历了许多风雨,他始终保持着对正义和忠诚的坚守。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坚守自己的信念,始终追求正义,最终都会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
龚诩人物生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