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天胤(1505—1581),字汝阳,号文谷子,又称管涔山人,是明代文学家、学者。他出生于汾州文同里百金堡(今山西文水县西槽头乡百金堡村)。祖父是晋的政仪宾(今说女婿),父亲孔雄骏是庆成王府的仪宾,被封为奉训大夫。
孔天胤晚年致仕回乡后,建立了藏书楼和刻书坊,取名为“寄园”。他收藏了万卷书籍,其中包括了许多先人遗留下来的古籍。他的《晒书歌》中写道:“乱简残书次第开,先人遗迹满尘埃”,形容了他整理和保护古籍的努力。
孔天胤一生著有《孔文谷文集》20集、《孔文谷诗集》14卷,刊刻有《资治通鉴》、《后汉书》、《适晋稿》、《汾州府志》、《西京杂记》、《文谷子文集》等数千卷。他还编纂了《周易纂》、《渔嬉稿》等著作。其中,《霞海篇》1卷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
孔天胤的学术成就和著作丰富多样,对于明代文化和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门人们尊称他为“文靖先生”,以示对他学术成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