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兰修(约公元一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石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确切的记录。他曾就读于粤秀书院,大约在清宣宗道光初前后在世。
吴兰修于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o八年)中举人,后来担任信宜训导的官职。他一生致力于研究经史,嘉庆戊辰举人,官至训导(从八品),并以其诗文才华闻名。他在粤秀书院建造了书巢,收藏了数万卷书籍,他的书房被称为守经堂,他也担任了粤秀书院的院监长达四十三任。他自称经学博士。
吴兰修著有《荔村吟》、《草桐华阁词》,以及《南汉纪》五卷和《端溪研史》三卷等著作,这些作品都被收录在《清史列传》中,并传世至今。
吴兰修是一位清代的藏书家和学者。他出生于广东梅州,字石华,原名诗捷。在嘉庆十三年(1808)他中举人,后来担任了信宜县的训导官,并在粤秀书院担任监课和学海堂山长的职务。吴兰修对文史非常热衷,尤其喜欢治经学,自称经学博士。他在粤秀书院建立了一座名为“守经堂”的书楼,收藏了三万余卷的书籍,其中包括宋元本和旧抄手校本,纸墨非常珍贵,因此他的藏书被誉为与曾钊齐名。吴兰修自称:“岭南地湿,易长蠹鱼,藏书无至二百年者。吾家守经堂藏书数量多于勉士,而旧椠不及焉”。陈昌齐为他写了《守经堂记》,称他的四部书已经初步备齐。他还刊刻了《岭南丛书》,并著有《端溪砚史》、《桐华阁词》、《南汉记》、《宋史地理志补正》、《荔村吟草》、《学海堂集》、《学海堂丛刊》、《南汉金石志》、《吴兰修词选》、《石华文集》、《方程考》等多部著作。
在阮元任两广总督时,他将广州越秀山越王台的旧址改建为“学海堂”,作为粤秀书院、羊城书院、越华书院、端溪书院四大书院的学生研习经史之所。由于对吴兰修博通经史的赏识,他被任命为第一任学长。
吴兰修自己建立了一个藏书室,收藏了数万卷书籍。他治学严谨,擅长诗文和算学,对考据也非常精通。他在南汉史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誉为我国著名的史学家。他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写成了《南汉纪》五卷,被史家称为“十国纪事之书之冠”。之后,他又著有《南汉地理志》一卷、《南汉金石志》二卷以及《考定南汉事略》等著作。这些著述为南汉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他不仅精通文史和诗词,而且在经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在“学海堂”的课程中,经学是主要内容,史学是辅助内容,吴氏被任命为首任学长,自称“经学博士”。吴兰修还曾为广东的《封川县志》做过修撰,并为《广东通志》的十二总校刊做出了贡献。
吴兰修人物生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