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环中

褚环中褚玠(528—580),字温理,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他在9岁时失去了父母,被叔父褚随收养。成长后,他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善于写作。他的文风朴实严谨,作文时常引用经典典故,不追求华丽辞藻。

褚环中最初在王府担任法曹,后来调任外兵记室。在宣帝太建年间(569—582),他得到中书舍人蔡景历的推荐,被任命为戍昭将军,担任山阴令一职。晚年时,他不再参与军事事务,而是在都城中自由自在地度过时光。他被追赠开府仪同三司的官职,并被谥号为“成”,配享武帝庙庭。

人物生平

褚玠是一位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人物。从小失去父亲后,他由叔父骠骑将军抚养长大。褚玠小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被前辈们称赞为有才士器度。他长大后,仪容风采出众,善于应对,博学能文,词义典雅,不喜好艳丽绮靡的格调。他最初被任命为王府法曹参军,后来转任外兵参军和记室参军。

在陈文帝天嘉年间,褚玠被任命为兼通直散骑常侍,出使北齐。归来后,他成为了桂阳王的朋友,并被迁任为太子麻子和中书侍郎。

在陈宣帝大建年间,山阴县发生了许多豪强欺压百姓的事件,前后几任县令都因贪污罪被罢免。陈宣帝非常担忧,向中书舍人蔡景历征求意见:“会稽山阴是个大县,但很久没有一个好县令了,你在文士之中,考虑一下适合担任此职的人选。”蔡景历说:“褚玠廉洁俭朴,而且有才干,不知道他是否适合?”陈宣帝说:“很好,你的想法与我一致。”于是他任命褚玠为戎昭将军和山阴令。

山阴县民张次、王体达与一些奸吏勾结,相互贿赂,将丁口众多的大户藏匿起来,不交纳国家的赋税。褚玠将张次等人关押起来,并向尚书台汇报情况。陈宣帝下诏表彰他,并派遣使者帮助褚玠进行检查,共查出军民八百余户。

当时的舍人曹义达得到陈宣帝的宠信,山阴县民陈信家财丰富,他用财物贿赂、巴结曹义达,陈信的父亲陈显文嚣张跋扈,为非作歹。褚玠派遣使者抓住陈显文,给他打了一百鞭子,县中官吏和百姓都被吓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触犯法令。然而,陈信后来通过曹义达的诬告,导致褚玠被罢免。

褚玠在山阴任职一年多,只用自己的俸禄生活。被免职后,他没有钱返回京城,只能留在山阴县种蔬菜自给自足。有人嘲笑他的才干不足以担任县令,褚玠回答说:“我输送租税,不比其他县少,而且除去贪污残暴之人,让奸吏心惊胆战。如果说我不能搜刮民脂民膏,以供自己享用,那确实如你所说;但如果说我不懂从政之道,我是不服气的。”当时的人们都认同他的观点。

陈宣帝的儿子陈叔宝得知褚玠没有钱返回京城,亲自给他写信,并赐予他二百斛粟米,这样褚玠才得以返回京城。太子对他非常喜爱,赏识他的才华和品德。

褚玠是一位廉洁正直、有才干的官员。他在山阴县任职期间,积极打击贪污腐败,维护了百姓的利益。尽管他最终被陷害罢免,但他的品德和才干仍然受到人们的赞赏和尊重。褚玠的故事告诉我们,廉洁正直、有才干的人应该得到应有的赏识和尊重,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警惕贪污腐败,保护百姓的利益。 褚环中人物生平详情»

褚环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