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758―815)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和政治家,字伯苍,出生在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他是武则天的侄孙。建中四年,他考取了进士,并先后担任使府的职务,最后成为监察御史,后来改任华原县令。德宗认识到他的才能,召他担任比部员外郎。在一年内,他三次晋升,最终成为右司郎中,然后又被提升为御史中丞。顺宗登基后,他被罢免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后,他恢复了之前的职务,并晋升为户部侍郎。元和二年,他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随后被派往剑南节度使任职。元和八年,他被征召回朝,但在早朝时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来的刺客刺杀身亡。他被追赠司徒,并谥号为忠愍。他的诗集《临淮集》有十卷,现在编入了两卷诗集中。
的美貌和笑容赞不绝口。这首诗中的“笑掩微妆入梦来”一句,更是暗示了武元衡与薛涛之间的暧昧关系。白居易对此感到愤怒和嫉妒,于是以诗相和,诗名为《和武相公赠道者》:“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白居易的诗中也表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但同时也暗示了对武元衡与薛涛关系的不满和嫉妒之情。这两首诗的相和,既是朋友之间的互相赞美,也是情敌之间的暗示和挑衅。
友情与情敌之间的微妙关系:
武元衡与白居易之间的友情与情敌之间的微妙关系,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复杂情感。他们既是朋友,互相欣赏和赞美对方的才华,又是情敌,争夺同一个女子的芳心。这种微妙的关系在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以诗相和,既是一种友情的表达,也是一种情敌之间的较量。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这种友情与情敌之间的微妙关系,使他们的诗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情感和思想的碰撞。
总结:
武元衡与白居易之间的友情与情敌之间的微妙关系,通过他们的诗歌创作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以诗相和,既是朋友之间的互相赞美,也是情敌之间的较量。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这种友情与情敌之间的微妙关系,使他们的诗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情感和思想的碰撞。他们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他们对孔雀的同情之心和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复杂情感和竞争关系。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他们之间友情与情敌之间微妙关系的真实写照。
武元衡轶事典故详情»
武元衡,中唐时期的杰出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才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诗人宰相。据《旧唐书》记载,武元衡擅长五言诗,他的诗篇被很多人传抄,并配以乐曲传唱。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最初有《武元衡集》(又名《临淮诗集》)十卷,后来被编入《全唐诗》中的两卷,共收录了191首诗。此外,《全唐诗外编》和《全唐诗续拾》各补充了他的一首诗。他的诗篇也被收录在《唐诗二十立家》、《唐五十家诗集》和《唐人百家诗》等诗集中。武元衡的诗以其华丽、精妙的表达而闻名。
武元衡的诗歌作品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独特的风格。他善于运用华丽的辞藻和精巧的构思,使他的诗篇充满了美丽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如山水、花草等,以及人物形象和历史事件。他的诗句优美流畅,字字珠玑,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武元衡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关注。他的诗篇中常常融入了对时事和政治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他的诗歌作品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诗,也有表达社会关切的议论诗,展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独特视角和思考方式。
武元衡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篇被广泛传抄和传唱,成为了后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他的诗风独特,语言华丽,给后世的诗人提供了很多启示和借鉴。他的诗歌作品也被收录在许多重要的诗集中,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武元衡是中唐时期的杰出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以其华丽、精妙的表达而闻名。他的诗篇充满了美丽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反映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关注。他的诗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元衡文学成就详情»
章事,兼刑部尚书。他在朝廷中秉持廉洁正直的原则,严格执行法律,整顿政治秩序,使得朝廷的声威和统治力得到了提升。
武元衡在政治上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内政上,他还积极参与对外事务。元和九年(公元815年),吐蕃入侵西域,武元衡奉命出使吐蕃,与吐蕃王子聂赤尼相谈甚欢,成功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此后,他又多次出使吐蕃,为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积极贡献。
武元衡在政治上的杰出表现使得他成为了唐朝的一位重要宰相。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不一帆风顺。元和十年(公元816年),宪宗去世,文宗李昂继位。文宗对武元衡的才能和贡献非常赞赏,任命他为宰相,但是不久后,武元衡因为与宰相郑絪的政治立场不合而被罢官。此后,他被贬为江州刺史,再次被调任为太子右庶子。
武元衡在江州刺史任上,继续秉持廉洁正直的原则,为民众谋福利,改善了当地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他还积极参与抵御南方蛮族的进攻,保卫了边疆的安全。
武元衡的政治生涯虽然经历了起伏,但他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以其才华横溢和清廉正直的品质,成为了唐朝政治史上的一位状元诗人和铁血宰相。他的事迹和贡献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武元衡生平详情»
武元衡的诗作《题嘉陵驿》展现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崎岖的山路上,景色变幻无穷,清新空灵,给人一种内心畅然的感觉。诗中描述了蜀道之难和行山之苦,使诗的意境急转直下,强烈的景致对比令人震撼。正如《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所说:“意工调高格峻,不厌百回读矣。” 武元衡的诗之所以“瑰奇”,在于他对字句的雕琢和追求。例如,“鹤巢深更静,蝉噪断犹喧”(《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鹤巢幽深,深得至静;蝉声聒噪,虽然断续却依然喧闹。这样平平的句子却引发了人们意想不到的思考。又如,“静见烟凝烛,闲听叶坠桐”(《甲午几岁相国李公有北园寄赠之作》),诗人描绘了青烟凝烛和桐叶坠地的景象,将静谧和闲适的氛围深深地融入到诗中。还有“风翻凉叶乱,雨滴洞房深”(《夜坐闻雨奇严十少府》),诗人用“翻”字而不用“吹”字,别出心裁,生动地描绘了落叶和风的动态景象。 武元衡的诗之所以“美丽”,在于他描绘的色彩绚丽,景物清丽。例如,“白露伤红叶,清风断绿萝”(《晨兴寄赠使君》)、“曙烟深碧条,香露湿红蕖”(《题故蔡国公卞九华观上池院》)、“红烛摇风白雪翻”(《同诸公夜宴监军玩花之作》)、“红叶萧条白露生”(《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月寄诸故旧》)等,白、红、绿等多种色彩相互交织,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还有“花枝入户犹含润,泉水侵阶乍有声”(《南徐别业早春有怀》)、“山近峨嵋飞暮雨,江连濯锦起朝霞”(《送温况游蜀》)、“草木散幽气,池塘鸣早蝉”(《句假南亭寄熊郎中》),这些诗句展现了武元衡眼中的景物是清新、秀丽的,充满了自然之美。 武元衡的诗作《题嘉陵驿》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瑰奇的字句和美丽的色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武元衡写作风格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