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栖筠

李栖筠(719年-776年4月16日),字贞一,是唐朝中期的名臣。他出生在赵郡赞皇县(今河北赞皇县)。他是中书侍郎李吉甫的父亲,也是太尉李德裕的祖父。

在大历七年(772年),李栖筠进入朝廷担任御史大夫,因其才能和贡献而被称为“赞皇公”和“李西台”。当时的代宗想要任命他为宰相,但因为担心元载的反对而放弃了这个想法。

李栖筠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导致他的身体状况恶化,最终在大历十一年(776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他被追赠为吏部尚书,并被谥号为“文献”,后来又被追赠为司徒。

李栖筠曾经有一部文集,但现在已经失传。然而,他的诗歌仍然被收录在《全唐诗》中。

轶事典故

文章标题:预见未来的隐士和大夫的官职之谜

文章内容: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栖筠的大夫,他还没有担任官职,但即将前往京城参加选官。在他的家乡扬州,有一位姓田的隐士,他以预见未来的能力而闻名。李栖筠决定去拜访他,询问自己将来会得到什么官职。田隐士告诉他:“你将成为宣州溧阳县县尉。”然而,李栖筠并不满意这个小官职,因为他在朝廷中有亲戚和朋友,希望得到更高的官位。

田隐士思考了一会儿后说:“官太大可能不行,但我可以写信给楚州白鹤观的张师父,请他帮忙。”于是,李栖筠前往楚州找到了白鹤观。道路被蒿草和榛柴堵塞,看起来像是无人居住的样子。他敲了半天门,终于有人应声开了门。李栖筠被领进去见到了年迈的张师父。张师父问道:“姓田的为什么无缘无故地告诉你这些话?你是想知道将来会担任什么官职吗?”李栖筠回答说:“他告诉我将成为宣州溧阳县县尉。”老人摇了摇头说:“他说错了。你将成为魏州馆陶主簿,但以后会担任更高的官职,声名显赫。不要介意现在的小官。”李栖筠感到惊奇和疑惑,认为张道士的话不准确。

然而,过了几天,皇帝下令废除之前的批注,将李栖筠的官职改为馆陶主簿。这时,李栖筠才明白田隐士和张师父的话都是有道理的。后来,这两个人的去向都不为人所知。田隐士的弟弟士颙成为了江州司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对未来的预测可能是错误的,但也有可能是准确的。我们不能完全依赖预测,而应该保持谦虚和开放的心态,接受命运的安排。无论担任什么样的官职,只要努力工作,都有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李栖筠轶事典故详情»

李栖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