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根据提供的内容,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他在淳佑间历任官职,包括尚书郎和常州知州。之后他罢官退隐,过了三十多年的闲居生活,以写诗为乐。宋朝灭亡后,他没有再从政。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也在《国史经籍志》中有传世。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有一种悠然自得的趣味。
卫宗武是南宋末期的一位文人,他在南宋·理宗赵昀淳祐年间担任朝官,历任尚书郎和常州知州。然而,在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他辞去官职,退隐闲居,以诗文自娱。他在《刘药庄诗集序》中写道:“自昆陵投绂归垂三十载”,可见他已经退隐了三十年之久。
元初时期,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在至元十六年(1279年,南宋·卫王赵昺祥兴二年)灭亡南宋后,卫宗武继续隐居不仕,闲居了30多年,一直以诗文自娱。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自得之趣。
卫宗武享年约80岁,逝世于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他留下了《秋声集》和《秋声诗余》1卷,这些作品是他退隐后所创作的,但现在已经散佚无存。清代的四库馆臣根据《永乐大典》将其辑为6卷,其中包括4卷诗集(见本集卷首《元至元甲午重九日张之翰序》),并刊于《国史经籍志》中传世。这些诗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同时参考了残本《永乐大典》进行校勘。然而,馆臣在编辑时漏掉了3首诗,这些诗被附在卷末。
卫宗武的诗文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文充满了冲澹之气,给人以萧然自得之感。他的作品在当时就备受赞赏,而今传世的作品更是被后人珍视。通过他的诗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在,也能够领略到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卫宗武的诗文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南宋末期的文化风貌。
卫宗武生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