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文(935年—989年),字国华,出生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他是北宋初年的一位名将。郭守文十四岁时随父从军,父亲阵亡后,被后周太祖郭威收留在帐下。后周建立后,他先后担任护卫军、左雄殿直、东第二雄副都知等职务。
北宋时期,郭守文历任简州知州、翰林司事、武州团练使、右屯卫大将军、宣徽北院使等职位。他先后参与了灭南汉、南唐、北汉等战役。在官场上,他的地位逐渐提升,最终担任宣徽南院使、镇州都部署。
郭守文在端拱二年(989年)去世,享年五十五岁。他被追赠侍中、谯王,并被追封谥号“忠武”。他一生忠诚勇敢,为北宋的统一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守文的早年经历可以追溯到汉、魏、南北朝时期,他的祖上就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他的父亲郭晖是一名普通士兵,但在五代时期,他追随后汉高祖刘知远北伐南征,成为护圣军使。然而,在与郭威征讨河中的战斗中,郭晖战死沙场。当时只有十四岁的郭守文跟随父亲从军,郭威见到郭晖战死,郭守文无人照顾,于是收留了他,并代为养育。
郭威在广顺元年(951年)取代后汉,建立了后周。郭守文逐渐成长起来,效力于郭威,担任护卫军校的职务,并被任命为左雄殿直、东第二雄副都知。
在建隆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王朝,成为宋太祖。赵匡胤提拔郭守文为西头供奉官,让他服务于皇宫内部。
乾德二年(964年)冬天,北宋开始讨伐后蜀。郭守文在王全斌的指挥下,参加了平蜀之役,挺进西南地区。一年后,后蜀被灭亡,郭守文因为他的军功被提升为简州知州(今四川简阳)。在接管新获得的蜀地时,郭守文面临着剑门内外的流寇和散匪问题。他采取剿抚并用的策略,以抚慰为主,成功地将大部分流寇和散匪首领安抚降服,归附于宋朝,没有流血战斗,安定了这个地区。
在开宝三年(970年),郭守文随潘美征讨南汉,取得了首战的胜利,俘虏了南汉皇帝刘鋹。潘美派郭守文乘驿车到朝廷报捷。为了灭亡南汉,郭守文再次立下了战功,朝廷于是提升他为翰林副使。
开宝七年(974年),郭守文再次随大将曹彬征剿南唐,平定了南唐的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生擒了南唐后主李煜。次年,赵匡胤下诏将李煜送到汴京。曹彬因为郭守文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行事慎重,命令他押送李煜回朝报捷。当时李煜深感自己贪图享乐而误国,不愿意活着见到宋太祖,想要自杀。郭守文察觉到了他的意图,对他说:“国家只希望恢复疆土,天下太平,哪里还会责怪你晚来归附呢?”李煜这才安心下来。回到汴京后,赵匡胤表扬了郭守文的表现,并任命他为西京作坊使,同时兼任翰林司事。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宋太宗赵光义登基,郭守文奉命随大将党进北伐北汉。在团柏谷(今山西祁县)的一次战斗中,郭守文表现出色,为宋军取得了胜利。他的抚谕治决得到了朝廷的赞赏。
郭守文人物生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