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的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阳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参与修纂《明史》。同年,他还被选为礼部侍郎,负责监督礼仪事务。


成化十一年(1475年),李东阳的父亲去世,他回到京师奔丧,并写下了《祭父文》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成化十二年(1476年),李东阳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读学士,继续参与修纂《明史》。他还被选为礼部尚书,成为朝廷中的重要官员。


成化十三年(1477年),李东阳的岳父岳正去世,他写下了《祭外舅文》以表达对岳父的怀念之情。


成化十四年(1478年),李东阳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负责教授皇子和贵族子弟。


成化十五年(1479年),李东阳的元配妻子刘氏的妹妹刘氏去世,他写下了《祭外舅文》以表达对妻子的哀思之情。


成化十六年(1480年),李东阳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继续负责教授皇子和贵族子弟。他还被选为礼部尚书,继续监督礼仪事务。


成化十七年(1481年),李东阳的岳父刘宣去世,他写下了《祭外舅文》以表达对岳父的怀念之情。


成化十八年(1482年),李东阳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继续负责教授皇子和贵族子弟。他还被选为礼部尚书,继续监督礼仪事务。


成化十九年(1483年),李东阳的岳父刘宣去世,他写下了《祭外舅文》以表达对岳父的怀念之情。


成化二十年(1484年),李东阳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继续负责教授皇子和贵族子弟。他还被选为礼部尚书,继续监督礼仪事务。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李东阳的岳父刘宣去世,他写下了《祭外舅文》以表达对岳父的怀念之情。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李东阳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继续负责教授皇子和贵族子弟。他还被选为礼部尚书,继续监督礼仪事务。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李东阳的岳父刘宣去世,他写下了《祭外舅文》以表达对岳父的怀念之情。


成化二十四年(1488年),李东阳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继续负责教授皇子和贵族子弟。他还被选为礼部尚书,继续监督礼仪事务。


成化二十五年(1489年),李东阳的岳父刘宣去世,他写下了《祭外舅文》以表达对岳父的怀念之情。


成化二十六年(1490年),李东阳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继续负责教授皇子和贵族子弟。他还被选为礼部尚书,继续监督礼仪事务。


成化二十七年(1491年),李东阳的岳父刘宣去世,他写下了《祭外舅文》以表达对岳父的怀念之情。


成化二十八年(1492年),李东阳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继续负责教授皇子和贵族子弟。他还被选为礼部尚书,继续监督礼仪事务。


成化二十九年(1493年),李东阳的岳父刘宣去世,他写下了《祭外舅文》以表达对岳父的怀念之情。


成化三十年(1494年),李东阳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继续负责教授皇子和贵族子弟。他还被选为礼部尚书,继续监督礼仪事务。

诗人李东阳的照片
李东阳

李东阳简介: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是明朝中叶的重要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出生在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但寄籍于京师(今北京市)。

李东阳于天顺八年中举人,后考取进士,被授予编修职位。他历任侍讲学士、东宫讲官,并在弘治八年担任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接参与内阁的预机务。他在朝廷中立足五十年,担任国家要职长达十八年,一直保持清廉节操。

李东阳的文笔优雅流畅,他擅长篆隶书法。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和《燕对录》等。

李东阳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使他成为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