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评价:
胡令能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现存於《全唐诗》中,仅有四首。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小儿垂钓》。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蓬头稚子学着钓鱼的情景。
诗中描述了这个小孩侧坐在莓苔草上,身影被草地映照着。路人看到他,向他招手,想借问一些事情。然而,这个小孩却害怕惊扰到鱼儿,不敢回答路人的问题。这个情景生动而逼真,让人感受到了小孩的天真和害羞。
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杜牧的《清明》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闻名,而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则以其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描绘而引人注目。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胡令能对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通过描绘小孩垂钓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他也通过小孩的害怕和不敢回答路人的问题,传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
胡令能的诗歌作品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他的《小儿垂钓》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胡令能的艺术成就,也让人们对他的其他作品充满了期待。
总之,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歌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他成功地将小孩垂钓的场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不亚于杜牧的《清明》,让人们对胡令能的其他作品充满了期待。
胡令能简介: 胡令能(785-826年)是唐代诗人,他隐居在河南中牟县的圃田。在唐贞元和元和时期,胡令能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因此被人称为“胡钉铰”。尽管家境贫寒,但他的诗歌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充满了生活情趣。现在只有他的七绝诗作中的四首诗被保存下来。
胡令能是唐贞元和元和时期的人物,他隐居在莆田。在年轻时,他曾从事负局锼钉的工作。有一次,他梦见有人剖开他的腹部,将一卷书放在里面。从那时起,他开始能够吟咏诗歌,因此被远近称为“胡钉铰”。他的四首诗作都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被认为是仙家所赠之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