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背景:
徐玑,字子虚,是福建泉州晋江安海徐厝徐状元人。他的父亲徐定是潮州太守,一家人迁居永嘉,住在松台里。与徐玑同为“永嘉四灵”的翁卷曾写了一首诗《晚秋送徐玑赴龙溪丞因过泉南旧里》来送别他。诗中提到的“泉南旧里”和“旧庐”表明徐玑的故乡就在泉州,而他在赴任龙溪县丞之前曾回到晋江的徐状元巷旧居。
徐玑还著有《泉山集》,泉山指的是泉州郡北的清源山,这表明徐玑虽然身在外地,但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祖籍。徐玑之所以能够得到官职,是因为他父亲的“致仕恩”。他在州县中历经沉浮,但一直保持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不偏不倚地执行法律,为百姓办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在担任建安主簿期间,他安抚了麻溪峒民,只罚了三个人;在监造贡茶时,他拒绝了额外的收取。后来,他调到永州司理参军,当地的官兵大肆催取赋税,但徐玑一一查明情况,并释放了被冤枉的平民。
后来,徐玑被任命为龙溪县丞。当时,乡里的豪富们强占了陂塘,但经过徐玑的调查,旧观得以恢复。之后,他被调到武当令,计划辞去官职与叶适一起游历,但未能实现,因为他在此之前去世了。《永嘉四灵诗》收录了徐玑的诗歌,但只有一卷保存下来。此外,他还有《二薇亭集》,收录了164首诗。根据清朝四库全书的记载,徐玑还有《泉山集》,但现在已经失传了。徐玑也喜欢书法,晚年时他的书法风格逐渐接近《兰亭序》。
徐玑是一位清廉正直的官员,他在任职期间一直以百姓的利益为重,努力为他们解决问题。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使他成为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尽管他的一些作品已经失传,但他的名字和他的事迹仍然被后人所铭记。
徐玑简介: 徐玑(1162~1214)是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出生于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他的祖籍是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是唐状元徐晦之的后裔。根据记载,“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徐玑是福建晋江徐定的第三个儿子,因受到父亲的“致仕恩”而得到官职。他在官场上经历了浮沉,但一直保持清正廉洁,不阿谄媚,为民办过一些有益的事情。他的诗才与徐照相似,被认为是“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他还有一部诗集《二激亭诗集》。除了诗歌,徐玑也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据说他一生都离不开纸和笔,晚年时他的书法风格逐渐接近了《兰亭序》(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来,他被任命为长泰令,但未能上任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