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的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范晔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起伏和挫折,但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范晔出生于一个士族家庭,家族中有许多显赫的先辈。他的曾祖范汪仕东晋官至安北将军,著有多部重要著作。祖父范宁是东晋经学大家,他的父亲范泰仕晋为中书侍郎,也是一位有才华的文人。然而,尽管出生于名门望族,范晔的地位并不高,因为他是妾生的庶子。

范晔从小就对读书非常热爱,他善于文学,能够作隶书,也通晓音律。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被州郡征召为主簿,但他拒绝了这个机会。后来,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邀出仕,成为彭城王刘义康门下的冠军将军。范晔在官场上屡屡升迁,但他的父亲去世后,他离开了官职。

范晔服丧期满后,担任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兼新蔡太守。在北魏鲜卑军队围攻青州的时候,檀道济奉命出师解围,范晔随军北伐,并升任尚书部郎。

然而,范晔的命运在一次丧事中发生了转折。彭城王刘义康的母亲去世后,范晔和一些同僚旧友聚会,但他们却被刘义康降职。范晔因此郁郁不得志,但他决定以编纂历史的方式排解自己的痛苦。他开始整理各家关于后汉的史籍,并着手编写《后汉书》。这部历史著作以其简明扼要、生动叙事而闻名,取代了以前各家的后汉史。

范晔在历史学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的个性也使他备受争议。他被描述为孤高疏狂,有时行为不合礼仪。在他任满后调任长沙王刘义欣的军长史期间,他的嫡母去世,按照礼数,他应该立即赴丧。然而,范晔以患病为由,拖延了很长时间才动身,并带着妓妾一同前往。这种行为引起了御史中丞的不满,范晔因此受到了一定的惩罚。

尽管范晔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争议,但他的才华和贡献无可否认。他的历史著作《后汉书》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引用,他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所称道。范晔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出身如何,只要有才华和努力,就能够取得成功。

诗人范晔的照片
范晔

范晔简介: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是南朝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史学家。他出生在顺阳(今河南淅川南)。

范晔曾担任左卫将军和太子詹事等官职。公元432年,范晔因为被左迁宣城太守而不得志,于是开始撰写《后汉书》。他将众多家族的《后汉书》整理为一家之作。这部著作共分为十纪,八十列传。然而,范晔在公元445年被指控谋反罪名并被杀害,导致他未能完成原计划中的十志。

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并补充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被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则被选入中学教材。这些选段展示了范晔在《后汉书》中的重要贡献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