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上官仪是唐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文化人物,他不仅参加了宫中的宴会,还参与了《晋书》的编纂工作。他以文才出众而闻名,唐太宗对他的文才赞不绝口,经常派人来查看他的作品,并在私下的宴会上邀请他参加。唐高宗即位后,上官仪被任命为秘书少监,后来晋升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职位。
上官仪一直以直言敢谏而著称,他曾建议高宗废除武则天的统治,这引起了武氏家族的嫉恨。在麟德元年(664年)的十二月丙戌日(665年1月4日),上官仪被控与废太子梁王李忠通谋反,他和他的儿子上官庭芝同时被处死,家产被没收。他的孙女上官婉儿后来成为了唐中宗李显的妃子。直到唐中宗即位时,上官仪才得到平反,被追赠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并以国礼改葬。他的肖像被列入凌烟阁,牌号是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弘文馆学士、楚国公。
上官仪在南方的寺院中长大,受到南朝文化的熏陶和宫体诗的影响,他的文风华丽而绮丽。他擅长五言诗,格律工整,大多数作品都是应制奉命之作,歌功颂德,美化太平时代,形式上追求程式化。他的词藻华丽,婉媚动人。由于他的地位显赫,许多人都模仿他的风格,这就形成了上官体的流派。他还总结了六朝以后诗歌的对偶方法,提出了六对、八对的说法,代表了当时宫廷诗人的形式主义倾向,对律诗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诗集《全唐诗》收录了他的作品。
总的来说,上官仪是初唐宫廷作家中齐梁余风的代表诗人,他的文才和直言敢谏的性格使他在当时备受赞誉。他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追求华丽和程式化,而且在内容上歌颂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他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还体现在他对当时文化的推动和发展上。上官仪的一生充满了荣耀和悲剧,他的才华和勇气使他成为了唐朝文化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上官仪简介: 上官仪(608年-665年)是唐朝时期的宰相和诗人,字游韶,出生于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他是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
上官仪年轻时曾出家为僧,后来考中进士,成为唐朝的官员。他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等职位。他是初唐时期著名的御用文人,经常为皇帝起草诏书。
上官仪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他开创了“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被誉为上官体的创始人。他的诗作以婉约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的感慨和思考。
上官仪的生平事迹和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唐朝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被后人称为“文宗”。他于665年去世,享年5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