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郑遨,生于唐懿宗咸通七年,卒于晋高祖天福四年。他在世时享年七十四岁。郑遨字云叟,年少时就对学习充满了热爱,他的为人耿直正直,不屈不挠。在唐昭宗朝,他曾经参加进士考试,但没有中举,于是选择隐居在山林之中。后来,他定居华阴,并与李道殷、罗隐成为好友,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三高士”。郑遨常常与两个年轻的学生、一把古琴和一只仙鹤一起游玩。在唐天成中,他被召为左拾遗,但他拒绝了这个官职。他靠种山田自给自足,并与罗隐一起游玩。郑遨曾经想要带着妻子隐居山林,但他的妻子不同意。于是,郑遨四处游历,赚了几百缗钱来养家,然后独自前往少室山成为一名道士。他写了三十六首《拟峰诗》,以引导自己的心境。他的妻子多次写信劝他回家,但郑遨没有阅读这些信件,而是全部投入了火中。后来,他又搬回华阴,靠种田自给自足。晋高祖召他为谏议大夫,但他没有起身。因此,他被赐予了逍遥先生的称号,并每月领取薪禄。郑遨喜欢酒,曾经写了一千二百字的咏酒诗,并广泛传播。此外,有人从千里之外潜入,让画工画下他的形象,作为屏障,可见他备受时人的重视。
郑遨著有二十卷的文集,广为流传。他还曾在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嵩阳书院讲学。
郑遨的创作以诗歌为主,他的作品多表现了对人们追逐名利、贪求淫乐的嘲讽,对贫富悬殊、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抨击,以及对国家发展和民生的关注。这些思想贯穿于他的作品之中。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富贵曲》、《伤农》、《哭张道古》、《宿洞庭》、《题病僧寮》等。
郑遨是一位思想独立、不拘一格的文学家。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切。他的文集流传至今,为后人所推崇。郑遨的创作对于我们理解唐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郑遨简介: 郑遨,唐代诗人,字云叟,出生于866年,出生地为滑州白马(河南滑县)。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并且在文辞方面表现出敏锐的才华。郑遨被人们传为“嫉世远去”的人,意味着他对社会现实感到不满,并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郑遨被尊称为“高士”和“逍遥先生”,这是对他高尚品德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他以诗歌为媒介,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郑遨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豪放洒脱为特点,他的诗风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他的诗作多以山水、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诵。
郑遨于939年去世,享年73岁。他的诗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却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诗歌作品被收录在《全唐诗》中,成为了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郑遨作为一位唐代诗人,以他独特的诗风和思想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的诗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