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鲂的生平

生平
孙鲂,一个出身贫寒的人,却展现出了聪明好学的天赋。在唐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占了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而都官员外郎郑谷则躲避在他的故乡宜春仰山书屋。孙鲂听闻郑谷的名声后,前往拜访,并成为他的学生。孙鲂的诗歌风格与郑谷相似,清新明了,不过分追求华丽辞藻,甚至能将民间俚语融入诗中。因此,他的诗歌开始在世人中传播开来。

在唐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苏州、扬州、金陵等地虽然经历了战乱,但依然是繁华景象。诗人沈彬和李建勋相继来到金陵。与此同时,孙鲂参加了射策考试,并被杨行密任命为都官从事。孙鲂与沈彬、李建勋结成了诗社,经常一起喝酒唱和。吴天祚三年(937年)十月,徐知诰废黜了吴帝,改国号为南唐,并开始招揽人才。许多文人逸士和宿儒都为他效力。孙鲂被任命为宗正郎。

孙鲂有一本五卷的诗集,但可惜已经失传。《全唐诗》中保存了他的30首诗、5首词和4条句子,还有5首杂曲歌词。他的《题金山寺》和《甘露寺》两首诗广为人知。金山寺是润州(今江苏镇江)著名的寺庙,历代文人墨客都曾题咏过它,但自唐代张祜吟出了“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这句名句后,再也没有人敢再题咏了。直到孙鲂吟出了“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这句佳句,时人无不赞叹,认为他的“骚情风韵,不减张祜”。元代辛文房编纂的《唐才子传》中也有孙鲂的传记。

孙鲂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尽管他的作品大部分已经失传,但他的诗歌风格和才华仍然被后人所称赞。他的诗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还融入了民间俚语,使其更加贴近人民生活。他的作品在当时广为流传,被认为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孙鲂

孙鲂简介: 孙鲂(940年前后在世),字伯鱼,江西乐安(全唐诗作南昌)人,为五代南唐著名诗人。孙鲂生于唐末五代初,具体出生日期不详。他在南唐时期活跃于文坛,以其才华横溢的诗歌作品而闻名。

孙鲂的诗歌作品以咏史抒怀为主题,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时代动荡和政治变迁的思考和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孙鲂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于后世,被誉为南唐诗派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南唐诗魂”。

关于孙鲂的死亡日期,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他的生平资料,可以推测他在五代南唐时期逝世,但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无法确定。然而,尽管他的生平资料有限,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

孙鲂其他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