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顾夐是一位被况周颐评为“五代艳词上驷也”的词人。他的词作特点是“工致丽密,时复清疏”。他以将艳丽之神韵与清丽之骨骼相结合,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入神入骨。他的词作如同宋代院画工笔折枝小品,远超过元代人的设色水平。
其中一首词作《荷叶杯》第9首,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之情:“一去又乖期信,春尽。满院长莓苔,手挼裙带独徘徊。来摩来,来摩来!”这首词语言直接,情感传神,深入人心。
另一首词作《诉衷情》中的“永夜抛人何处去”描绘了空闺旷怨之情,“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王士禛称赞这首词为“自是透骨情语”。这类词作在宋代柳永一派中已经出现,并对元代的小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此外,《醉公子》中的“岸柳重金线”被郑文焯评为“极古拙,亦极高淡,非五代不能有是词境”。顾夐的词作在当时备受赞赏,被认为是五代词的巅峰之作。
关于顾夐的事迹,可以在《十国春秋》中找到相关记载。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成为了五代词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来的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顾夐的词作以其艳丽的描写和清丽的情感,使得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顾夐简介: 顾敻是五代时期的词人,关于他的生卒年、籍贯及字号等详细信息目前不详。据记载,在前蜀王建通正(916年)时,顾敻担任小臣给事内廷,曾目睹秃鹫在翔摩诃池上飞翔,他为此创作了一首诗来讽刺秃鹫,但由于此举引起了一系列不测之祸。后来,顾敻被提升为茂州刺史,并进入后蜀,历任多个官职,最终升至太尉之位。
顾敻的诗才和词艺都非常出色。他的词作主要收录在《花间集》中,共有55首,其中全部都是描写男女艳情的作品。这些词作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而闻名,展现了五代时期的风情和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