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杨万里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从小就受到父亲杨芾的影响,勤奋读书,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他曾师从高守道、王庭珪等人,不断追求学问的进步。
在绍兴二十年,杨万里参加了礼部试,但遗憾地落第了。然而,他并没有放弃,继续努力学习。绍兴二十四年,他终于考中了进士,并拜刘才邵为师。
绍兴二十六年,杨万里被任命为赣州司户参军。在赣州,他的父亲带领他拜见了南安的张九成和途经赣州的胡锥。这些前辈的学问、节操以及抗金的爱国精神对杨万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绍兴二十九年,杨万里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当时,主战派领袖张浚居住在永州,不见客人。杨万里三次前往拜谒,但都未能见到他。最终,他通过张浚的儿子张拭介绍,才得以见到张浚。张浚对他说:“你是元符贵人,身穿金衣紫袍,怎么会有这样的困难呢?只有邹志完、陈莹中这样的人才能与你相媲美!”他还鼓励杨万里要有“正心诚意”的学问。杨万里深受他的教诲,将自己的读书之地命名为“诚斋”,以表明自己的志向。他还请胡铨为此写了《诚斋记》。在零陵任职期间,杨万里得到了张浚和胡铨这两位爱国名臣的榜样,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绍兴三十二年,高宗退位,太子赵昚(即宋孝宗)继位,南宋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孝宗上台后,积极恢复国家,任命张浚为枢密使,并不久后晋升为宰相。
隆兴元年,杨万里离开零陵,调至临安。由于张浚的推荐,他被任命为临安府教授。然而,在赴任之前,他因为父亲病重,不得不返回吉水。父亲于隆兴二年去世,他在家中守丧。
乾道三年春,杨万里再次来到临安,先后拜见副枢密使陈俊卿和枢密使虞允文,上交了他的政论《千虑策》。
《千虑策》分为“君道”、“国势”、“治原”、“人才”、“论相”等几个部分,是杨万里对国家政治和治理的思考和建议。这篇政论展示了他的卓越才智和深刻见解,得到了陈俊卿和虞允文的赞赏。
杨万里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的学问和思想对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才能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大臣。他出生在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被尊称为“诚斋先生”,是因为宋光宗曾亲自为他亲书了“诚斋”二字。他一生创作了两万多首诗歌,其中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一种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以此见长。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相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他的作品也反映了民间疾苦和抒发了爱国情感。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杨万里的代表作品有《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他的诗集《诚斋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杨万里在文学和政治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有远见和才华的政治家。他曾担任过南宋朝廷的重要职位,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万里于1206年6月15日去世,享年79岁。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和研究,他的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影响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