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翁的生平

生平
刘辰翁,字会孟,别号须溪,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生于1232年十二月二十日(1233年2月4日),死于1297年正月二十日(2月12日),出生在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刘辰翁于景定三年(1262年)登上进士榜。然而,由于与权臣不合,他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担任濂溪书院山长。景定五年,他应江万里的邀请进入福建转运司幕,不久后又随江入福建安抚司幕。咸淳元年(1265年),他成为临安府的教授。四年后,他进入江东转运司幕。五年,他成为中书省的架阁官,但不久后因母亲去世而辞职。他对专权误国的贾似道非常不满。宋朝灭亡后,刘辰翁决心不再仕途,回到家乡隐居,并专心著作。

根据《永乐大典》《天下同文集》等书的记载,刘辰翁的作品被辑录为十卷,另外还有《须溪先生四景诗集》传世。《新元史》卷二三七和《宋季忠义录》卷一六也有关于他的传记。现存的刘辰翁作品大致情况是:文249篇,诗205篇,词358篇,总计812篇,数量仅为《须溪先生全集》的十分之一左右。

刘辰翁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词作方面。刘辰翁的词属于豪放风格,深受苏东坡和辛弃疾的影响。他既发扬了苏辛词派的特点,又有所创新,融合了苏轼和辛弃疾的风格,使词风既有苏辛的特色,又不流于轻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清空疏越之气,对后来元明时期的词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刘辰翁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一生勤于批点,批评的作品包括《班马异同评》、《校点韦苏州集》、《批点孟浩然集》、《批点选注杜工部》、《评点唐王丞集》等。他的词学批评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须溪先生集》卷九《百字令》的自注,刘辰翁的生年是绍定五年壬辰。而根据《天下同文集》卷三七《哭须溪墓》,他于元成宗大德元年去世。

诗人刘辰翁的照片
刘辰翁

刘辰翁简介: 刘辰翁,字会孟,别号须溪,生于1233年2月4日,死于1297年2月12日。他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年),刘辰翁登上进士榜。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遗著由他的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其中包括了他的诗歌、散文等作品。《宋史·艺文志》曾经著录了他的作品,但现在已经佚失。

刘辰翁的文学作品以爱国主题为主,他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时局的关注。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抒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批评活动也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刘辰翁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为后人所称道,他被视为南宋末年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和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