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处玄的关中修炼

关中修炼
大定九年冬天,王重阳带领他的四名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和丘处机来到河南汴州。然而,次年春天,王重阳在汴州去世了。在他临终前,他留下了一个遗命,要求刘处玄在他的师兄谭处端的指导下继续修炼道法。

于是,在马钰的带领下,四人将王重阳的遗体暂时安葬在汴州,然后他们前往长安和终南山,拜访了王重阳的道友和德谨、李灵阳,以及他的早期弟子刘通微、史处厚和严处常。大定十二年,他们再次在马钰的带领下,将王重阳的遗体迁葬到了终南山,并在墓旁建起了一座庐舍,为他的亡师守丧。

大定十四年,守丧期满,正值中秋节,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和丘处机在秦渡镇的真武庙里夜话。在这次夜话中,刘处玄表达了他将以“斗志”为修炼方向的决心。他决定离开师兄们,前往洛阳,在市井和花街柳巷中闯荡,以磨练自己的心性。

刘处玄的选择引起了师兄们的关注和担忧。他们知道洛阳是一个繁华热闹的地方,但也是一个充满诱惑和杂乱的地方。然而,他们也相信刘处玄有足够的智慧和坚定的意志来面对这一切。他们相信他能够通过这样的经历,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弱点和修炼的重要性。

刘处玄在洛阳的日子并不轻松。他经历了市井的喧嚣和花街柳巷的纷扰,但他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坚定和决心。他学会了如何面对诱惑和挑战,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他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和思考,逐渐领悟到修炼的真谛。

在洛阳的岁月中,刘处玄结识了许多有趣的人物,他们来自不同的阶层和背景。他与他们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悟,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他的修炼之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他的心性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锻炼和提升。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和历练,刘处玄终于感到自己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的斗志和决心使他在修炼道法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他决定回到终南山,与师兄们再次相聚,分享他的修炼心得和体悟。

刘处玄的归来引起了师兄们的欢迎和赞赏。他们看到了他的成长和进步,也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一起交流和分享彼此的修炼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共同追求道法的更高境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修炼道法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在修炼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诱惑,但只有坚定的决心和斗志,才能够战胜这些困难,不断提升自己的修炼境界。同时,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道法的真谛。

无论是在洛阳的市井中,还是在终南山的庐舍里,刘处玄始终保持着对道法的热爱和追求。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只有通过不断的修炼和历练,我们才能够达到心灵的升华和修行的圆满。

诗人刘处玄的照片
刘处玄

刘处玄简介: 刘处玄(1147年-?),字通妙,号长生子,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随山派创派者。他出生于宋绍兴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出生地为莱州(今山东省莱州市)武官庄。刘处玄从小侍奉母亲至孝,一直怀有修道的愿望,但因为母亲在世,他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一直过着清静固守的生活。

直到金大定九年(1169年),刘处玄的母亲去世后,他终于有机会追随自己的信仰。他拜王重阳为师,正式入道成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刘处玄在师父的指导下,努力修行,不断提升自己的道行。

关于刘处玄的死亡时间和具体情况,目前没有相关资料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