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徐铉,字铉,是南唐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生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后迁居广陵(今江苏扬州)。他的父亲延休是江都少尹。徐铉从小就显示出了出色的文才,十岁时就能写文章。他居住在栖霞寺旁边的宅院。
徐铉最初在南唐朝任职,历任御史大夫、率更令、右散骑常侍,最后担任吏部尚书。南唐开宝七年(974年),赵匡胤命令大将曹彬进攻南唐。徐铉曾两次奉李煜之命前往宋朝,试图寻求和平。他向赵匡胤陈述:“李煜对陛下忠心耿耿,如子对父,从未有过失,为何要进攻?”赵匡胤反问:“你认为父子分居两家可行吗?”徐铉无言以对。十一月,徐铉和周惟简再次上表,徐铉说:“李煜因病未能前来朝见,不是故意拒绝诏命,请暂缓进攻,以保全南唐的命运。”他的言辞非常恳切,与赵匡胤辩论多次,声音越来越激烈。赵匡胤无法反驳,愤怒地拔剑起身,怒斥徐铉:“不需要多说了!江南国主有何罪过?只是一个姓氏而已,卧榻之侧,不容他人安睡!”徐铉不敢再言。
南唐灭亡后,徐铉随李煜进入宋朝,被任命为率更令,后来又晋升为散骑常侍。他博学多才,曾经有一只大象死去,取胆的时候没有成功。徐铉说:“应该在前左脚寻找。”果然找到了。被召问的时候,徐铉回答说:“象的胆随着四季而在脚上,现在是二月,所以我知道。”徐铉曾经奉命与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人一起校对《说文解字》,在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完成并雕版流传,被称为“大徐本”。他还编纂了《文苑英华》、《太平广记》等书籍。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前往探望李煜,李煜叹息道:“当初我误杀了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铉退后告诉宋太宗,宋太宗听后大怒,命令李煜自尽。淳化二年(991年),徐铉遭到庐州女僧道安的诬陷,被贬谪为静难行军司马(属于邠州)。邠州寒冷,徐铉终身不穿毛褐衣服,导致患上了风寒病。八月二十六日清晨,他刚起床就匆忙写下一封遗书,约束后事,并在最后写道:“道者,天地之母。”写完后就去世了,享年七十六岁。
徐铉是南唐末年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他为了保护南唐的利益,多次奉命前往宋朝寻求和平,但最终无法阻止南唐的灭亡。他在宋朝也继续为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编纂了多部重要的书籍。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徐铉简介: 徐铉(916年—991年)是南唐和北宋初年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字是鼎臣,出生在广陵(今江苏扬州)。他曾历任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等职务。后来,他随李煜一起归降宋朝,并担任散骑常侍的官职,被世人称为徐骑省。
在淳化初年,徐铉因为某些事情被贬到静难军担任行军司马。他曾受命与句中正等人一起校定《说文解字》。徐铉擅长书法,尤其喜欢李斯的小篆。他和弟弟徐锴都有文学才华,被称为“二徐”。他的文名与韩熙载齐名,江东地区称他们为“韩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