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是枢密副使王韶的玄孙,后来成为镇江府金坛人。他在嘉泰二年考中进士,被调到富阳担任主簿,后来历任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福建遭到寇乱,朝廷选拔贤能的官员,派遣他前往安集来安抚,他被任命为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他在途中经过江山、浦城,遇到邵武避难的人,就给他们送去金钱作为归资,从者如市。到达郡城后,他安抚受伤的人民,平定凶孽,民众依靠他来维持安定。不久之后,有人指责王遂自标致,追求名誉,于是他被罢免职务。
后来,王遂被任命为安丰军知军,之后又调到国子监担任主簿,然后又调到太常寺担任主簿,最后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他上书极力论述进贤退不肖之人,主张正风俗,制止奔竞之风。他还说:“朝廷认为史嵩是个小聪明,近期的功绩被视为远见。如果朝廷听从我的建议,必然想要侥幸让嵩不败,这不是为了国家的最佳利益。欺骗君主误导国家,天下人都知道,而朝廷却仍然困惑,形势非常严峻。”他进宫面见皇帝时,说皇帝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问还未达到。
后来,王遂被任命为右正言,不久后又被任命为殿中侍御史。他上书说:“过去三十年来,凶恶之德参与政务的人,没有像李知孝、梁成大、莫泽这样肆无忌惮的。这三个凶恶之人的罪行,触犯了上天,请求加重他们的刑罚。”他还选取刘光祖担任殿中侍御史时的奏格,选择其中关于风化切合时宜的内容,请颁布给中外。这些建议都被采纳。他还建议在并淮地区设立屯田,并提出边境事务:“当今的紧急任务有五个:在朝廷的人要定规摹,明确意向,一心一力,谨慎处理权力,审查号令;在边境的人要关心归附的人民,精通间谍工作,节约财政开支,训练士兵,选拔将才,制定军事计划。”他还说:“君主的德行必须纯粹而刚强。”皇帝都对他的建议非常赞赏。
后来,王遂被任命为户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同时暂时兼任权侍左侍郎。他被派遣到遂宁府担任宝章阁待制差知。后来晋升为焕章阁待制、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兼成都府知府。之后又被派遣到平江府担任知府。
王遂与同乡刘宰素有共同志向,刘宰曾称赞王遂为文雅健康,没有世俗的浮躁之气,足以名垂后世。王遂在担任平江府知府期间,刘宰赠言给他说:“士人的朋友应该亲近,但贤否必须辨别;财利应该远离,但会计必须明晰。在审判案件时要以情理为依据,不受私意牵扯;在推荐人才时要以才能为准,不受权贵所干扰。当有话要说时就要说,不顾时机而退缩;可以离开时就要离开,不计较利益而拖延。这样才能保持名节的完整,不辜负简册所载。”这是一番格言。
王遂简介: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后为镇江府金坛人,宋代名臣。他于嘉泰二年中进士,之后被调至富阳担任主簿,历任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他被任命为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后来,他担任工部尚书。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暂时无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