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举措:
在完颜亮的统治下,金朝的法律制定得更加完善。他注重借鉴历代王朝的法律制度,以确保金朝的统治秩序和社会稳定。
首先,完颜亮在位期间制定了《皇统制》,这是金朝的首部成文法典。该法典参考了隋唐制度和辽宋法律,对金朝的法律体系进行了规范和完善。这一举措使得金朝的法律制度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其次,完颜亮还注重加强对法律的执行和监督。他设立了监察机构,对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以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此外,他还加强了对司法机构的管理,提高了司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以保证司法的公正和高效。
此外,完颜亮还重视民众的参与和监督。他恢复了登闻检院,为民众提供了检举不当行为的渠道,保障了尚书省的权力不会过度庞大。这一举措不仅有利于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有助于维护廉政和社会的公正。
在用人制度方面,完颜亮不看背景家室,大量起用渤海、契丹和汉人人才,以扩大政权的基础,巩固统治。他废除了世袭万户职,以改变贵族“子孙相继”的现象,使得政权更加公正和稳定。此外,他还设立了国子监,用于教育生员,并恢复和改革科举考试制度,以选拔人才。完颜亮亲自监督殿试,并自己出题和解题,展现了他对教育和人才选拔的重视。
总的来说,完颜亮在政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体制改革、用人制度改革和法律制定等。这些改革使得金朝的政治体制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为国家的发展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颜亮的统治为后来的金章宗汉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完颜亮简介: 完颜亮(1122—1161)是金朝的皇帝,出生于女真完颜部,原名迪古乃,字元功,后改名亮。他是辽王完颜宗干的第二个儿子。
在皇统九年,完颜亮弑熙宗自立,当年改元为天德,后来又改为贞元、正隆。他即位后致力于励官守,提倡务农等七事,并发布诏令来治理国内外事务。他迁都燕城,称为中都,又将汴梁改名为南京。
然而,在正隆末年,完颜亮大举进攻宋朝,但在采石战败后,他东进至瓜洲时发生了兵变,并被杀害。他在位期间共计十二年。
在世宗时期,完颜亮被降封为海陵郡王,并被追谥为炀。后来,他再次被降封为海陵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