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典故:
林古度的诗歌风格深受父亲的影响,他的父亲林章是明末著名的诗人和戏曲家。林古度从小就喜欢写诗,与金陵的名士们交往,受到他们的赏识和喜爱。他的诗歌清丽婉约,充满了六朝时期的神韵。
在林古度早年的时候,他曾经赋诗《挝鼓行》得到了屠隆的赏识,从而开始有了一定的名气。他的诗歌风格清丽婉约,充满了六朝时期的神韵。后来,他与钟惺、谭元春等人结为好友,一起游历金陵,相互交流诗歌创作。在他们的影响下,林古度的诗歌风格发生了变化,开始呈现出楚风的特点。
1630年,年轻的黄宗羲来到南京游学,他向林古度学习诗歌。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和学者,他对林古度的诗歌赞赏有加。林古度的诗歌不仅在当时的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受到了后来学者的赞誉。
然而,尽管林古度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但他的晚年却过得贫困潦倒。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自嘲和幽默的情绪。他在《冬夜》一诗中自嘲道:“老来贫困实堪嗟,寒气偏归我一家。无被夜眠牵破絮,浑如孤鹤入芦花。”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让人不禁为他的境遇感到惋惜,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林古度的贫困并没有让他失去尊严和幽默感。他的朋友施闰章曾经劝他好好保护夏天的蚊帐,但林古度却笑称自己宁愿守之以虎。这种幽默的回答让大家都笑了起来。施闰章为了防止林古度再次典当蚊帐,特意制作了一幅苎麻蚊帐,并请了一些文人在上面题诗,希望能够增加蚊帐的价值。其中有一首诗写道:“隆万诗人林茂之,江关垂老益支离。从今睡稳芦花被,孤鹤宁教白鸟欺。”这首诗表达了对林古度的敬佩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认可。
林古度的一生虽然贫困潦倒,但他的诗歌却流传至今,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幽默感,也反映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在当时的文坛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也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尽管他的晚年生活艰辛,但他的诗歌却永远闪耀着光芒,成为了文学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林古度简介: 林古度(1580年~1666年)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他的字是茂之,号称那子,又有别号乳山道士。他出生在福建福清,是当地人。林古度的诗文才华出众,名声在当时非常响亮,但他并不追求官职,而是选择了游学金陵。在金陵期间,他与曹学佺、王士桢等人结为好友。
明朝灭亡后,林古度自认为是遗民,被时人称为“东南硕魁”。他在晚年陷入了穷困之中,双目失明,但他依然坚持写作。最终,他在享寿八十七岁时去世。
总结:林古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他出生于福建福清,字茂之,号那子,别号乳山道士。他的诗文才华出众,但不求仕进,选择了游学金陵。明朝灭亡后,他自居为遗民,被称为“东南硕魁”。晚年他陷入了穷困,双目失明,但依然坚持写作,最终在享寿八十七岁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