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琬的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汪琬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学者和官员。他出生于明熹宗天启四年,去世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九年,享年六十七岁。汪琬出生在一个世家之家,曾经参与复社运动。他性情急躁冲动,坦率直言,不能容忍别人的过错,因此被很多人嫉妒。然而,他坦率无城府,光明磊落,立志自重,正直守信。他不喜欢追求官职,而是热衷于读书和学习,对经义和史学有着深入的研究,提倡朴学。

顺治十二年(1655年),汪琬中了进士,曾经担任过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职务。后来因病辞去官职回家。康熙九年(1670年),他再次辞去官职回到家乡。康熙十八年(1679年),他被召试博学鸿词科,并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负责预修《明史》。在翰林院待了六十多天,他撰写了一百七十五篇史稿。之后,他因病辞去职务,晚年隐居在太湖的尧峰山,闭门不问世事,专心撰写著作。学者们称他为“尧峰先生”。

汪琬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清廉的官员。他对学问的追求和对正直的坚守,使他在当时备受尊敬。他的著作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学术成就也为后人所称道。汪琬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追求,他的坦率和正直的品质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诗人汪琬的照片
汪琬

汪琬简介: 汪琬(1624—1691年),字苕文,号钝庵,初号玉遮山樵,晚号尧峰,小字液仙。他是清初的官吏学者和散文家,与侯方域、魏禧一起被誉为明末清初散文的“三大家”。

汪琬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中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鸿博。他曾历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编修等职位。

汪琬的代表作品有《尧峰诗文钞》、《钝翁前后类稿、续稿》等。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流畅。他的作品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有对社会时事的评论和思考。

关于汪琬的生平和事迹,目前所了解的信息有限。他出生于长洲(今江苏苏州),具体的出生日期不详。而他的去世年份是16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