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琬的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宋琬的早期经历非常不平凡。他出生于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他的高祖宋黻是明代莱阳第一位进士,官至浙江副使。而他的父亲宋应亨是天启年间的进士,曾任大名府清丰知县和吏部稽勋司郎中。然而,清兵入侵后,宋应亨死守莱阳城,最终殉国。

宋琬从小就聪明好学,勤奋努力,考试成绩在县和府中都名列前茅。崇祯八年(1635年),他以高才生的身份进京深造。他与父亲宋应亨和兄长宋璜在京城中名声大噪。

然而,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兵攻打莱阳城,宋应亨和宋玫组织宋氏族人和乡民抵抗清军,最终城破殉国。而宋琬的仲兄宋璜则在杭州任职,因此宋琬得以逃过一劫。他先后流落苏州、杭州和金陵等地,这使他有机会更深入地接触社会生活,了解平民百姓的疾苦。

顺治三年(1646年),清廷开始选拔士人,宋琬在乡试中名列亚魁,次年中进士,被任命为户部河南司主事,后来升任吏部稽勋司主事。顺治十一年(1654年),他被任命为陇西道佥事。顺治十八年(1661年),宋琬升任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康熙十一年(1672年),他被任命为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然而,由于先辈抗清的事迹,宋琬已经成为新朝不信任的对象。顺治七年(1650年),他因为父亲抗清的事情被捕入狱。三个月后,他被平反释放,恢复原职。顺治十八年(1661年),宋琬升任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次年春天,他的族侄宋彝秉因为盗窃案被发现,而宋琬的长兄宋璠却袖手旁观,宋彝秉于是诬告宋璠、宋琬与农民起义领袖于乐吾通谋造反。这导致宋琬及其妻子、孩子和侄子等人被逮捕到京城,再次被关入西曹刑部大牢。后来,大司空蒋国柱亲自前往莱阳核查此事,他发现了宋琬的冤情,并努力为他申冤。康熙二年(1663年)十一月,清廷认为“穷治无迹,证虚不当坐”,决定释放宋琬。宋琬之所以被释放,主要是因为康熙帝刚刚继位,为了进一步争取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稳定全国的政局。

第二次冤狱结束后,宋琬被免去官职,在江浙一带生活了八年,直到康熙亲政。在这期间,江浙地区又发生了一起狱案,宋琬再次被牵连其中,再度入狱。幸运的是,蒋国柱再次出面帮助,最终保住了宋琬的性命。

康熙十一年(

诗人宋琬的照片
宋琬

宋琬简介: 宋琬(1614~1674)是清初著名诗人,也是清八大诗家之一。他的字是玉叔,号荔裳,是汉族,出生在莱阳(今属山东)。

宋琬于顺治四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户部主事,之后又先后升迁为永平兵仆道和宁绍台道。然而,由于族子的陷害,他被诬陷与闻逆谋,被关押在狱中长达三年。最终,他被洗清冤屈,离开原居地流亡于吴、越地区,并最终被任命为四川按察使。

宋琬的诗歌作品被誉为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他的诗歌风格被称为南施北宋之目。此外,他还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人一起被称为燕台七子。他的著作包括《安雅堂集》和《二乡亭词》。

关于宋琬的生平和作品,以上是一些基本的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