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乐钧是清代乾嘉时期的文学家,他在诗、词、骈文以及小说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代表作《耳食录》是一部志怪小说,脱稿于乾隆五十六年,乾隆五十七年刊印,吴兰雪为序。虽然《耳食录》在整体上不能与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相媲美,但它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特色,因此在文言小说领域中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乐钧的文学才华丰富多样,他的诗、词、骈文都非常出色。他的骈文与张惠言、李兆洛等人并称为“后八家”,被收入《后八家四六文选》。他的诗被张维屏称为“江西诗家”中的佼佼者,而杨希闵则认为他的才华虽然逊于吴兰雪,但在真意流露和秀韵天成方面却胜过了吴兰雪。此外,乐钧还擅长写词,早年学习了柳永、周邦彦的作品,后来他的词作风格“郁勃如寒泉奔进,冷峻而奇峭”。他与蒋士铨、勒方錡、文廷式一起被称为江西四大家,并被选入《清名家词》。
除了诗词骈文,乐钧还以其小说《耳食录》而闻名。这部小说于乾隆五十六年脱稿,乾隆五十七年刊印,后来在道光元年、同治七年和十年先后重刊三次。尽管《耳食录》在整体上不能与《聊斋志异》相媲美,但它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特色。这部小说以志怪为题材,描写了各种奇异的故事和人物。乐钧在小说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叙事手法,使得故事更加生动有趣。《耳食录》的重刊次数也表明了当时人们对这部小说的重视和喜爱。
乐钧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出色的成就,他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学者。他经常与刘嗣绾、陆继辂等著名学者一起赏析艺文,讨论经史。他追求学术进步,致力于追寻古人不传之隐。乐钧的才华和学识使得他成为大江南北知名的文学家,备受人们的赞赏和敬仰。
总之,乐钧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他在诗、词、骈文以及小说方面都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耳食录》虽然不能与《聊斋志异》相媲美,但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特色。乐钧的才华和学识使得他成为当时备受人们赞赏和敬仰的知名文学家。
乐钧简介: 乐钧(1766-1814,一说1816卒),原名宫谱,字效堂,一字元淑,号莲裳,别号梦花楼主。他出生在江西抚州府临川长宁高坪村(今属金溪县陈坊积乡高坪村)。乐钧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
乐钧从小就聪明好学,秀气孤秉,喜欢写骈体文,他的作品共有20卷。他在弱冠之年就补上了博士的学位。乾隆五十四年(1789),他被学使翁方纲拔贡荐入国子监,并被聘为怡亲王府的教席。
嘉庆六年(1801),乐钧参加了乡试并中举,怡亲王希望他留下来,但乐钧因为母亲年老而辞去了这个机会。之后,他多次参加考试但都没有成功,未能进入官场。他先后游历于江淮、楚、粤之间,江南的大官员们争相邀请他,他曾经主讲扬州梅花书院的讲座。
嘉庆十九年,乐钧的母亲去世,他因为过度伤心不久也去世了。有一些资料称他的死亡年份是1816年。乐钧一生才华横溢,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在官场上有所成就,他的文学才华却为后人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