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山戏占

明末清初     李寄

鲁国君臣燕雀娱,共言尝胆事全无。
越王自爱看歌舞,不信西施肯献吴。

西施

李寄斩蛇

魏晋     李寄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
土俗常惧。
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
祭以牛羊,故不得祸。
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都尉、令、长并共患之。
然气厉不息。
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
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
累年如此,巳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
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
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
父母不听。
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
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
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
寄自潜行,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
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
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啖食之。
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
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
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乃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指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
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
其歌谣至今存焉。

神话故事

飞来峰

明末清初     李寄

山根连上竺,石骨漱空潭。
冷冷四时雨,鲜鲜终日岚。
□讹来灵鹫,恶道凿瞿昙。
我到兹峰下,先怀邵古庵。

飞来峰

访锦石上人静空蒙留宿

明代     李寄

公然行径是游僧,处处春风问掌亭。
是我故交俱冷尽,白莲社里眼偏青。

自内埠渡伊水至辛店三十里,其閒

明代     李寄

地僻春能透,落花香满衣。
渡桥因涧石,开店倚山厓。
下走宽驴力,谋沽散客怀。
鸣禽如报我,此地可茅斋。

卧病思避终南

明代     李寄

昏昏欲眠眠不定,唧唧孤吟吟不称。
作伴空烦月照人,良方无过山医病。
抛书投枕著游屐,门锁春风当罗薜。
人情怜蝶舞来疏,客气山禽飞去疾。

大雄山再访汤仲晒在道作

明代     李寄

乱山高下入,访友事非轻。
行脚方应遍,观心道已成。
节交初夏热,路隔五年生。
多事嘤嘤鸟,添余一倍情。

长日倦甚因书所见

明代     李寄

与僧为眷属,最好是清斋。
白煮松花蕈,青烧□落柴。
摊书长日盹,念佛一堂俳。
村极诸男子,兹辰恶我怀。

山前春步

明末清初     李寄

游必在清晨,山川几倍新。
花风香一路,柳浪绿经旬。
犬吠独行客,僧应连叩人。
隔林啼宛转,有鸟正怀春。

八月十四日夜虎丘步行

明末清初     李寄

良辰美景真难事,何幸今宵得遇哉。
俗客山宜三舍避,好歌月肯一年来。
遏云幽响声如发,积水空明色似堆。
清赏嫦娥应颔我,抛他象管与螺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