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后庭花》原文赏析

  • shù
    hòu
    tíng
    huā
  • [
    nán
    beǐ
    cháo
    ]
    chén
    shū
    bǎo
  • fāng
    lín
    duì
    gāo
    xīn
    zhuāng
    yàn
    zhì
    běn
    qīng
    chéng
  • yìng
    níng
    jiāo
    zhà
    jìn
    chū
    weí
    hán
    tài
    xiào
    xiāng
    yíng
  • yāo
    liǎn
    huā
    hán
    lòu
    shù
    liú
    guāng
    zhào
    hòu
    tíng
  • huā
    kaī
    huā
    luò
    cháng
    jiǔ
    luò
    hóng
    mǎn
    guī
    zhōng

原文: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相关标签:乐府宫廷写花寓人玉树后庭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楼殿高阁前有芳林花草竞相争春,妃子们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装打扮,更加显出倾城之貌。
在高阁前的楼殿之前,有一片美丽的芳林花草在争相绽放,妃子们本来就容貌美丽如花,再加上盛装打扮,更加显得美丽动人。

妃子起初掩映着窗子,外面春光的娇美之景无法进入她们的芳阁。但妃子一出闺阁,万般春日丽景都失去了颜色。妃子笑容可掬,盈盈走出门户。
妃子们起初躲在窗帘后面,外面春光的美景无法进入她们的房间。但是当妃子们走出房间时,所有美丽的春日景色都变得黯淡无光。妃子们笑容可爱,优雅地走出门户。

她们的脸就像带着晶莹雨露的鲜花,她们的美态就如玉树那样秀丽,流光溢彩,清雅别致。
她们的脸庞就像带着晶莹的露水的鲜花一样,她们的美丽姿态就像玉树一样秀丽,散发着明亮的光芒,优雅而独特。

花儿从开放时的争奇斗艳到枯萎的凋零是很短暂的时光,到花瓣都落光的时候一切又都归于了平凡。
花朵从绽放时的争相吸引人的美丽到枯萎凋谢是非常短暂的时间,当花瓣全部凋落时,一切又回归平凡。

注释:
对:相对,对面。这里指高阁前有芳林花草。
倾城:使城池倾倒,形容女子貌美。
乍:开始,起初。
帷:帷帐,帷幄。
玉树:玉树的树冠挺拔秀丽,茎叶碧绿,顶生白色花朵,十分清雅别致。
流光:玲珑剔透,流光溢彩。 《玉树后庭花》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南朝陈后主生活奢侈,不问政事,且喜爱艳词。然而,他的幸福生活却像玉树后庭花一样短暂。在公元582年至589年的不到七年时间里,589年,隋朝的军队进入了建康(今南京),陈后主被俘,后来在洛阳病逝。这一事件使得《玉树后庭花》这首诗被称为“亡国之音”。

在这段创作背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南朝陈后主的生活态度和政治能力的缺失。他过于沉迷于奢侈的生活,忽视了国家的政务,对于国家的命运没有足够的关注和负责任的态度。同时,他对于艳词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对于虚浮的事物的追求,缺乏对于真实和实际的认识。

然而,这种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和政治能力的缺失最终导致了南朝陈的灭亡。隋朝的军队进入了建康,陈后主被俘,最终在洛阳病逝。这一事件使得《玉树后庭花》这首诗成为了南朝陈灭亡的象征,被称为“亡国之音”。

通过这段创作背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南朝陈后主的批评和对于亡国的悲痛之情。他通过描绘陈后主的生活奢侈和政治不负责任的形象,以及随后的灭亡,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于亡国的悲伤。这首诗成为了对于南朝陈灭亡的警示,也成为了对于政治不负责任的警醒。 《玉树后庭花》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玉树后庭花》是陈后主所作的一首歌曲,描绘了宫中嫔妃们的娇媚和美丽,以及他们与鲜花相媲美的姿态。这首歌词哀怨而悲凉,后来成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诗歌的开头以“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概括了宫中的环境,并借用了汉朝李延年的诗句“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来衬托美人的美丽。华丽的殿宇,繁盛的花园,高阁在花丛中独自屹立。美人们天生丽质,再经过精心打扮,更加艳丽无比。

接着,“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描写了美人们应召见驾时的情态,她们的仪态万千,风情万种。无论是刚刚出现时的羞涩,还是迎接时的笑容,都让陈后主欢欣不已。“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诗的结尾与开头相呼应,重点描绘了宫中美人的倾国倾城之貌,也成为陈后主留恋后宫、贪恋美人的最好注脚。

这首诗歌在艺术上有几个特点:首先,着意从侧面、动态的角度去描写,力求通过形象的描写来表达内在的意境,如“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等生动形象的描写;其次,全诗结构紧凑,回环照应,景与人相互映衬,意象美不胜收。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宫体诗的最高水平。从中可以看出,陈后主虽然是一个糟糕的皇帝,但却是一个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诗人。 《玉树后庭花》赏析详情»

南北朝诗人陈叔宝的照片
陈叔宝

陈叔宝(553—604年),字元秀,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陈叔宝在位期间,大力修建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不关心朝政,整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并制作艳词。他自恃长江天险,对隋军南下并不以为然。

然而,589年(祯明三年),隋军攻入建康,陈叔宝被俘。随后,他被带到洛阳城,不久因病去世,享年52岁。他被追赠为大将军、长城县公,并谥号为炀。

猜您喜欢

水仙子·西湖探梅

元代 杨朝英

雪晴天地一冰壶,竟往西湖探老逋,骑驴踏雪溪桥路。
笑王维作画图,拣梅花多处提壶。
对酒看花笑,无钱当剑沽,醉倒在西湖!

卜算子·竹里一枝梅

宋代 向子諲

岁见梅追和一首,终恨有儿女子态耳
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疑是佳人日暮来,绰约风前影。
新恨有谁知,往事何堪省。梦绕阳台寂寞回,沾袖余香冷。

梅花

唐代 罗邺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