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客中见梅》原文赏析

  • ruǎn
    láng
    guī
    ·
    zhōng
    jiàn
    meí
  • [
    sòng
    dài
    ]
    zhào
    cháng
    qīng
  • nián
    nián
    weí
    biàn
    tiān
    mèng
    chí
    guī
    shē
    duān
    xīng
    yuè
    jìn
    chuāng
    shā
    zhī
    hán
    yǐng
    xié
  • cháng
    weì
    duàn
    bìn
    xiān
    huá
    xīn
    lái
    shòu
    zhuàn
    jiā
    jiǎo
    shēng
    chuī
    chè
    xiǎo
    meí
    huā
    cháng
    rén
    jiā

原文: 年年为客遍天涯。梦迟归路赊。无端星月浸窗纱。一枝寒影斜。
肠未断,鬓先华。新来瘦转加。角声吹彻小梅花。夜长人忆家。


相关标签:羁旅思乡梅花阮郎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长年在外漂泊,足迹遍及天涯海角。那回家的好梦,却总是姗姗来迟。但见星光与月色浸透了窗纱,映照出一枝梅花的斜影。

我的愁肠没有被愁断,两鬓却已斑白。最近,身体也越来越消瘦了。运处传来角声,吹着哀哀的《小梅花》。长夜漫漫,我又想起了远方的家。

注释:阮郎归(ruǎn láng guī):词牌名。又名《醉桃源》、《醉桃园》、《碧桃春》。双调四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为客:作客。
归路:回家的路。
赊(shē):遥远。
无端:无因,没来由。
浸:指月光射进窗内。
鬓(bìn)先华:谓双鬓生出白发。
新来:最近以来。
《小梅花》:乐曲名。 《阮郎归·客中见梅》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描述了一位名叫长卿的人,在考取仕途后辞去了在帝京的职位,选择了自由自在地游历山水之间,并在江南找到了一个隐居的地方,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在这段隐居时期,长卿心情宁静恬淡,喜欢自娱自乐,经常举杯畅饮并吟诗作乐。他的词作多以淡远、萧疏的意境为主题,表达了他对世俗繁华的远离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这首词就是在这段时期创作的,是长卿随意成就的一首佳作。 《阮郎归·客中见梅》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是词人对客子的思念之情的真实写照。整首词以梅花为象征,通过描写客子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词人对客子的同情和怜悯之情。词中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描写梅花的清绝孤标和角声吹彻《小梅花》的情景,进一步凸显了客子的孤独和伤感。最后一句“夜长人忆家”,以简洁的语言点醒读者,表达了客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阮郎归·客中见梅》赏析详情»

赵长卿

赵长卿,字仙源居士,是宋代著名词人,出生于江西南丰。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不详,只知道他曾参加过漕试,并且大约在宋宁宗嘉定末前后还在世。

从赵长卿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年轻时就有孤洁之志,对王族豪奢的生活感到厌恶。因此,他辞别了帝京,选择了纵游山水,居住在江南,并且隐居遁世,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经常以词作品表达对乡人的思念和关怀。

然而,赵长卿的晚年却过得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中有这样的评价:“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这句话意味着赵长卿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是以饮酒、吟诗作乐,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也因此而感到孤独和寂寞。

总的来说,赵长卿是一位有着清贫隐居生活的词人,他的作品表达了对王族豪奢生活的厌恶,对百姓的同情和友善,以及晚年的孤寂消沉。

猜您喜欢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

唐代 贯休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献钱尚父

唐代 贯休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春送僧

唐代 贯休

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