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婉约如青扬。她懂得音乐,使她的姿态更加光彩照人。)
青扬:指女子眉目的美丽。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她手捧着绣袖,弹奏着琴,进入了君子的堂上。她的美丽使我忘却了忧愁,就像那萱草一样。)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我想要送她紫色的玉尺,白银的铛子。可是很久没有见到她了,就像湘水一样茫茫无边。)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译文及注释详情»
清扬:指女子眉目的美丽。这个词形容女子的眉毛和眼睛的美丽,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优雅、清秀。
眷然:指依恋的样子。这个词形容一个人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产生强烈的依恋和眷恋之情,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情感或感情的表达。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注释详情»
这篇评价对于这首诗的前半部分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诗歌成功地刻画了一个美丽、善良、乐于助人的年轻女子形象。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的美貌和善良的内心。
然而,评价者认为诗歌的后半部分存在一些问题。诗中描绘了一只离群的鸟,它在黄昏时分停留在水中的沙洲上,发出悲哀的叫声。这只鸟的叫声引起了诗人的共鸣,使他想起了自己的亲爱之人,激起了他内心的忧愁。评价者认为这部分与前半部分之间缺乏语意的链接,使得整首诗看起来像是两首不相关的诗歌。只有最后两句才将前后两部分联系在一起。
总的来说,这篇评价认为诗歌的前半部分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形象,但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之间的缺乏语意的链接使得整首诗看起来不够连贯。评价者建议在后半部分加入更多的语意链接,以使整首诗更加完整和连贯。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评价详情»
贯休(832~912)是唐末五代前蜀的一位画僧和诗僧。他出生在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俗姓姜,字德隐。七岁时出家并进入和安寺,每天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
唐天复间,贯休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并赐以紫衣。他的诗才出众,诗名高节,被宇内广泛知晓。他曾有一句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因此被称为“得得和尚”。他的诗集《禅月集》至今仍有传世。
除了诗歌,贯休还擅长绘画,尤其擅长绘制罗汉。他的罗汉画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他画的人物有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被称为“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贯休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代表作品是存世的《十六罗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