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
旨酒:美酒。旨,美好。
注:离别的悲伤就像美酒一样,古今所有的人都会陶醉其中。
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
注:只怕长江的水都变成了儿女的眼泪。
伊余非此辈,送人空把臂(bì)。
伊余:犹我。伊为助词,无实义。空:犹祇。把臂:握人手臂以示亲密。
注:我并非这样的人,送别时只能空抱臂相送。
他日再相逢,清风动天地。
清风:清凉或清净的微风,比喻心地清澄静谧,了无挂碍。
注:将来再相见的时候,清风会动荡整个天地。
《古离别》译文及注释详情»
旨酒:指美酒,旨意为美好。
伊余:相当于“我”,伊为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空:类似于“只有”,用于表示唯一的选择或结果。
把臂:指握住对方的手臂以示亲密或友好。
清风:指清凉或清净的微风,也可以比喻心地清澄静谧,没有任何困扰或障碍。
《古离别》注释详情»
《古别离》是一首古代诗歌,最早由南朝梁江淹创作,后来历代诗人也有创作类似题材的作品。这首诗以五言古风的形式呈现,与《古离别》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意义相同。诗中将世俗的离愁别恨比喻成美酒的醉人,将儿女别离的伤感之泪比喻成滔滔不绝的长江之水,引发了奇妙的联想,意味深远。清代的延召寿在《老生常谈》中评价这首诗的前四句说:“这种妙思,只有杜甫才能写出来。”实际上,这首诗的前四句被广泛传播,被当作一首独立的五言绝句。后四句则告诫佛门中的人们(包括作者自己),应该坚决抛弃世俗的情感纠葛,不要陷入离情别绪之中。 《古离别》简析详情»
贯休(832~912)是唐末五代前蜀的一位画僧和诗僧。他出生在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俗姓姜,字德隐。七岁时出家并进入和安寺,每天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
唐天复间,贯休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并赐以紫衣。他的诗才出众,诗名高节,被宇内广泛知晓。他曾有一句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因此被称为“得得和尚”。他的诗集《禅月集》至今仍有传世。
除了诗歌,贯休还擅长绘画,尤其擅长绘制罗汉。他的罗汉画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他画的人物有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被称为“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贯休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代表作品是存世的《十六罗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