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好恨这风儿》原文赏析

  • làng
    táo
    shā
    ·
    hǎo
    hèn
    zhè
    fēng
    ér
  • [
    sòng
    dài
    ]
    shí
    xiào
    yǒu
  • hǎo
    hèn
    zhè
    fēng
    ér
    cuī
    ān
    fēn
    chuán
    ér
    chuī
    feī
    yīn
    shèn
    meí
    ér
    chuī
    zhǎn
    nài
    fēng
    ér
  • shì
    zhè
    chuán
    ér
    zài
    xiāng
    chuán
    ér
    ruò
    niàn
    zài
    rén
    rén
    péng
    shuì
    gǎn
    xiè
    fēng
    ér

原文: 好恨这风儿,催俺分离!船儿吹得去如飞,因甚眉儿吹不展?叵耐风儿!
不是这船儿,载起相思?船儿若念我孤恓?载取人人篷底睡,感谢风儿!


相关标签:写风写船离别浪淘沙

译文及注释

译文:我真恨这风啊,它催促我们分离!既然它能把船吹得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去,那它为什么不把我的眉结也吹散呢?可恨的风啊!如果没有这艘大船,我自己的相思之情怎么能够容纳、承载得起呢?如果船真的在乎我烦恼和孤寂,为什么不把那个人也带来,和我一起在船篷下共眠呢?我会感谢这风!

注释:叵耐:本意为“不可忍受”,这里表示“可恨”之意。
孤恓(xī):寂寞凄凉;悲伤。 《浪淘沙·好恨这风儿》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词的赏析主要围绕着“风”和“船”这两个意象展开。上片以“风”为主题,通过对风的怨恨和埋怨,表达了词人对离别之痛的难以言传的感受。词中的“风儿”被词人怪罪为催促他与恋人分离的元凶,虽然实际上并非风的原因,但这种“正理歪说”的风趣话中却蕴含着深深的离别之痛。接着,词人通过对“船儿”的描写,进一步发展了对风的埋怨。他抱怨风能把船吹得飞快,却不能把他的眉毛吹散,暗示了他自己的愁颜不展和内心的痛苦。词人的怨恨之深和烦恼之深可见一斑。

下片则以“船儿”为主题,词人通过对船的描述,表达了对船的感激和期望。他说如果没有这艘船,他的相思之情将无处容纳。通过形象化的手法,词人将相思夸张为巨石一般的东西,强调了船的重要性。在感谢船帮他承载相思之情之后,词人又向船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船能够帮助他解救其他人的孤苦,将他们带到安稳的地方。这表达了词人对船的期望和对他人的关怀。

整首词通过对风和船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船的感激和对他人的关怀。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变态心理和夸张手法,使词中的情感更加深刻和生动,达到了艺术效果。 《浪淘沙·好恨这风儿》赏析详情»

石孝友

石孝友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词人,字次仲,出生地为江西南昌。关于他的生卒年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在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他中了进士。石孝友的词作常常使用俚俗之语,描写男女情爱。他并不追求富贵,而是选择隐居于丘壑之间。

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一书,其中收录了他的词作。此外,他还著录了一卷《直斋书录解题》。明代的《唐宋名贤百家词》将他的作品编为《金谷词》,并没有分卷。他的词作也被收录在明代汲古阁的《宋六十名家词》本和《四部备要》排印本中。《全宋词》则是根据毛□校汲古阁本进行收录的。

猜您喜欢

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宋代 周紫芝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

宋代 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别舍弟宗一

唐代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