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仪(chén yí)是指帝王的仪仗和仪容。在南朝齐时,谢朓在《齐雩祭歌》中写道:“宸仪警,王度宣,瞻云汉,望旻天。”这句诗描述了帝王庄严的仪仗和威严的仪容。
睿览(ruì lǎn)的意思是圣鉴或御览。这个词形容帝王审视和观察事物时的明智和深思熟虑。
八纮(bā hóng)指的是八方极远的地方。这个词形容地理位置非常遥远的地方。
以上是对这三个词的注解。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注解详情»
韦安石的这首五排诗以其雄劲的笔触,描绘了三会寺的艺术之美。诗人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创造出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的世界。这使得诗的意境既雄浑深远,又激动人心,令人回味无穷。
首先,诗人通过对时间的意匠经营,展现了三会寺的历史悠久和沧桑感。诗中提到“千年古刹三会寺”,这一句表达了寺庙的悠久历史,使读者感受到了岁月的流转和沧海桑田的变迁。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钟声寒”和“夜半鼓声”等细节,营造出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寺庙的钟鼓声中,感受到了寺庙的神圣与庄重。
其次,诗人通过对空间的描写,展示了三会寺的壮丽和宏伟。诗中提到“高塔入云霄”,这一句表达了寺庙高耸入云的景象,使读者感受到了寺庙的壮丽和庄严。同时,诗人还描绘了寺庙的“殿宇临江水”,使读者感受到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增添了一丝宁静和恬淡之感。
此外,诗人还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使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诗中提到“寺中佛像金光照,香烟缭绕祈福人”,这一句既描绘了寺庙内佛像金光闪耀的景象,又表达了人们虔诚祈福的心情。这种写景与抒情的结合,使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寺庙的神圣与人们的虔诚。
总之,韦安石的这首五排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创造出了一个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的世界。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仿佛能够感受到寺庙的庄严肃穆、壮丽宏伟以及人们的虔诚祈福之情,这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幅令人陶醉的艺术画卷。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赏析详情»
韦安石(651年-714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北周大司空韦孝宽曾孙。韦安石出身于京兆韦氏郧公房 ,早年以明经入仕,历任乾封县尉、膳部员外郎、并州司马、郑州刺史、文昌右丞、扬州长史、刑部尚书等职。他在武后、中宗、睿宗年间,四次被拜为宰相,官至尚书左仆射,阶至特进,爵至郇国公。后因罪贬为蒲州刺史,玄宗时再贬沔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死于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