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天空一片晴朗,白鹭缓缓飞来,桃花盛开,江水波澜壮阔,渔船在岸边拍打着浪花。
渔父叫儿子进城喝酒,酒钱就是刚刚捕捞到的鲜美鳊鱼。
注释:白鹭(lù):全身羽毛白色,生殖期间头部垂下两条细长的长翎作为装饰羽毛,背部和上胸部有蓬松的羽毛。
桃花汛:指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河谷的冰融化,河水涨满。
呼:呼叫,让。
槎头缩项鯿(biān):即鳊鱼。缩头,弓背,颜色青,味道鲜美,以汉水产的最为著名。人们常用槎拦截,禁止擅自捕杀,所以也称为“槎头缩颈鯿”。唐代孟浩然的《岘潭作》诗中有句:“试垂竹竿钧,果得槎头鯿。”唐代杜甫的《解闷》诗第六节中有句:“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颈编。”也有省略称为“槎头”。在这里,借指上等鲜美的鱼。
《题春江渔父图》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时期。杨维桢因为起义的动荡局势,选择避居在富春江一带。而张士诚则屡次被召唤却不愿前往,最终选择隐居江湖,在松江筑起了自己的园圃蓬台。在这个时候,词人在自家门上写下了一篇榜文,引起了江南一带的才俊文人们的关注,他们纷纷前来拜访,每天客人都满座。诗人看到这样的场景,被激发出灵感,于是写下了这首题画诗。 《题春江渔父图》创作背景详情»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题画诗进行了解读。诗歌前两句描绘了远景,蓝天白鹭的画面给整篇诗歌增添了明快的底色。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桃花绽开和江水的景象,展示了春天的气息和渔父的生活。渔父唤儿进城打酒,以捕捞到的武昌鱼换取酒资,展示了渔父的生活方式和天伦之乐。整篇诗歌透露出对渔父生活的羡慕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的境界的向往。作为一首题画诗,这篇赏析认为诗歌语言清新、明白、流畅,与画面和主旨相一致。 《题春江渔父图》赏析详情»
杨维桢(1296—1370)是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他的字是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有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多个号。晚年他自称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出生在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家庭。
杨维桢与陆居仁、钱惟善一起被称为“元末三高士”。他的诗作中最具特色的是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被后人称为“铁崖体”。他的诗作备受历代文人的推崇,有人称他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也有人赞誉他“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当代学者杨镰更将他称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
杨维桢的文集有《东维子文集》和《铁崖先生古乐府》。他的作品流传至今,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