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寒梅清秀谁知?霜禽翠羽同期,潇洒寒塘月淡。暗香幽意,一枝雪里偏宜。
剡溪媚压群芳,玉容偏称宫妆,暗惹诗人断肠。月明江上,一枝弄影飘香。
野桥当日谁栽?前村昨夜先开,雪散珍珠乱筛。多情娇态,一枝风送香来。
雪飞柳絮梨花,梅开玉蕊琼葩,云淡帘筛月华。玲珑堪画,一枝瘦影窗纱。
商衟,字正叔,一作政叔,出生于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他出身于一个簪缨世家,先祖本姓殷,后来改姓商,是为了避免与宋宣帝赵弘殷的名字相同。他的父亲商锡因为他的兄长仕途顺利,被封为朝大夫。
商衟与元好问有着密切的交往,他们的友谊非常深厚。元好问在《陇山行役图》中写到了商衟的漂泊生涯和他们之间的友谊,其中有“陇坂经行十遇春”这句话,说明商衟长期在东西方之间往来,长时间居住在秦陇地区。元好问在《曹南商氏千秋录》中也提到商衟是一个滑稽豪侠,有着古人的风采。
商衟擅长词曲,善于绘画。他曾经改编了南宋初年艺人张五牛所作的《双渐小卿诸宫调》,成为青楼名妓赵真真和杨玉娥传唱的曲目,但现在已经失传了。他还为名妓张怡云绘制了《怡云图》。明代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评价他的词曲“如朝霞散彩”。
关于商衟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为董针姑作
夜深时独绣罗鞋,不言语倒在人怀,做意儿将人不采。甚娘作怪,绣针儿签着敲才。
海棠轻染胭脂,绿杨乱撒青丝,对对莺儿燕子。伤心独自,绣针儿停待多时。玉纤屈损春葱,远山压损眉峰,早是闲愁万种。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
冷清清独守兰房,闷恹恹倚定纱窗,呆答孩搭伏定绣床。一会家神魂飘荡,绣针儿签这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