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细与黄花说。是天教、开遇重阳,玉裁金屑。老行要寻松竹伴,雅爱山翁鬓雪。任满插、追陪节物。惟有渊明吾臭味,傍东篱、盘薄芳丛撷。便无酒,也清绝。
芒寒色正孤标洁。惯平生、餐霜饮露,倚风迎月。不比芙容偏妩媚,不比茱萸太烈。似隐者、萧闲岩穴。至老枝头犹健在,笑纷纷、红紫尘沙汨。香耐久,看晚节。
李公昴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是南宋时期的名臣。他出生在广东番禺,早年受业于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参加了京城的会试,成为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来被任命为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之后,他曾担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务。淳祐元年(1241),他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他被任命为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来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并被封为番禺开国男爵。宝佑五年(1257),他在广州病逝。他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著作。
冷眼三边处。喜舍人、水滨跃马,上京西路。三国英雄千载矣,开胜依然如故。这勋业、向谁分付。袖里翰林风月手,也何妨、戮力风寒护。谈笑暇,诗吟虏。
岘山几载无人顾。幸如今、翦除荆棘,扫清飙雾。换得东南新局面,政欠十分著数。算人物、须还羊杜。玉帐筹边机会好,把规模、赶出中原去。天下事,书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