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原文赏析

  • zhí
    zhào
    duì
    xuǎn
    diàn
    殿
    chá
    ér
    tuì
    退
  • [
    sòng
    dài
    ]
    zhōu
  • 绿
    huái
    jiā
    dào
    hūn
    shǐ
    使
    zhuàn
    xuān
    zuò
    chá
  • guī
    dào
    táng
    qīng
    meì
    yuè
    gōu
    chū
    zhào
    weī
    huā

原文: 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
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照紫薇花。


相关标签:叙事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浓绿的槐荫夹护着宫道,树上落满归巢的乌鸦,天子下令让使臣传旨宣召我入宫赐坐侍茶。回到翰林院我头脑清醒久久地不能够入睡,只见窗前弯弯如钩的新月刚好照亮那丛紫薇花。

注释:入直召对:官员入宫朝见皇帝,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周必大时为宰相。
选德殿:南宋临安宫殿名。
敕(chì)使:指太监。
传宣:宣召。
玉堂:翰林院。
月钩:月亮状如钩。
紫薇:落叶亚乔木,夏季开红紫色的花,秋天花谢。这里暗用唐开元元年(713年),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为紫薇令的典故。 《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是对一首诗进行了解读和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臣子受到皇上召见的心态。首句写黄昏入宫途中所见,次句叙事,写诗人被召见选德殿的情景,第三句写诗人被皇帝召见后激动的心情。末句写深夜退回玉堂后所见,并暗用紫薇省典故。整首诗写得含蓄而有味。

赏析指出,诗以“敕使传宣坐赐茶”一句与诗题照应,将事情始末一笔带过,这句是说,皇帝派出使者传令入宫,朝见时皇帝赐茶款待,“归到玉堂清不寐”句则是抒写被召见后的思想活动。诗中的“归到玉堂”直叙其事,“清不寐”抒写情怀,表现出诗人此刻感清激动而不狂热的心情。诗中还包含有国事重托的责任感,展示了政治家的气度胸襟。

赏析还指出,首尾两句是绘景。首句写黄昏入宫途中所见,末句写深夜退回玉堂后所见。虽然乍看只是随所见而书,似与“入直召对”没有直接关系,但实际上是有诗人的匠心在其中。诗中的槐树和乌鸦给作者以清幽、沉寂之感,而末句中的紫薇和新月则展示了被召见后深沉而又充满希望和贵任感的心情。末句中还暗用了唐时紫薇省的典故,妙语双关。

最后,赏析提到了李商隐的《贾生》和周必大的《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将这两首诗进行了比较阅读。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对诗的结构、意境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入直召对选德殿赐茶而退》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周必大的照片
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他的祖父周诜时迁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周必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庐陵四忠”之一。

周必大擅长文词,被誉为南宋文坛的盟主。他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文人都有深厚的交情。他的文学作品包括《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周必大的政治才能也备受赞誉。他曾担任过南宋朝廷的重要职位,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忠诚和德行得到了宁宗的赞赏,宁宗亲自为他撰写了“忠文耆德之碑”,并赐谥文忠。

周必大于1204年10月25日去世,享年78岁。他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努力和成就,为南宋的文化繁荣和政治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猜您喜欢

渐渐之石

先秦 佚名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塘上行

两汉 甄宓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唐代 李白

月化五白龙,翻飞凌九天。
胡沙惊北海,电扫洛阳川。
虏箭雨宫阙,皇舆成播迁。
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
云旗卷海雪,金戟罗江烟。
聚散百万人,弛张在一贤。
霜台降群彦,水国奉戎旃。
绣服开宴语,天人借楼船。
如登黄金台,遥谒紫霞仙。
卷身编蓬下,冥机四十年。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浮云在一决,誓欲清幽燕。
愿与四座公,静谈金匮篇。
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
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