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赠今人》原文赏析

  • zèng
    jīn
    rén
  • [
    nán
    beǐ
    cháo
    ]
    bào
    lìng
    huī
  • hán
    xiāng
    zhān
    dài
    wén
    liàn
  • yuè
    wàng
    jūn
    guī
    nián
    nián
    jiě
  • jīng
    yáng
    chūn
    zǎo
    yōu
    yóu
    shuāng
    xiàn
  • beǐ
    hán
    qiè
    zhī
    nán
    xīn
    jūn
    jiàn
  • shuí
    weí
    dào
    xīn
    qíng
    shuāng
    feī
    yàn
  • xíng
    zhù
    jiān
    yán
    luò
    fēng
    cuī
    diàn
  • róng
    huá
    cháo
    jìn
    weí
    xīn
    biàn

原文: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相关标签:恋情抒情思念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你身处荒寒之地,却无精致轻暖的衣着,只能以粗毛短衣御寒。每天都期盼着你的归来,可是年复一年,这绷着的心弦总无缓解之时。我这里早已春回大地,而你那儿大概还是冰霜犹在。北地的寒冷我已知道,但是南方我望夫的心情你不知道。心中的辛苦给谁说道?只能托燕传情。自你离家之后,里里外外只我一人操持,紧迫得像织机上的梭子,奔个不停;长期的愁苦劳累,昔日的容颜姿色,早如风雨中的闪电,转眼即逝。就算容颜芳华一下子就到了尽头,还有我对你的情意始终不会变。

注释:毡(zhān):用兽毛或化学纤维制成的片状物,可做防寒用品和工业上的垫衬材料。毡帽。褐(hè):粗布或粗布衣服。短褐。文练:有花纹的熟丝织品。綖(yán):古代覆盖在帽子上的一种装饰物。古通“延”,延缓;松懈。霰(xiàn):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荆州:扬州,在南方,代指思妇所在之地;幽州、冀州,在北方,代指对方所在之地。杼:织布机的梭子。 《古意赠今人》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诗,通过描写思妇对远方归人的思念和期待,表达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痛苦。

整首诗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前四句,描述了思妇对归人所处环境的想象和担忧。她想象着归人身处寒乡,没有合适的衣着来御寒,只能穿着粗糙的毡褐。这一层意味着思妇对归人的牵挂和关心。

第二层是接下来的六句,通过地名的提及,将思妇所在的南方和归人所在的北方联系起来。她告诉归人,她所在的地方早已春回大地,而归人所在的地方可能还是寒冷的冬天。她感叹自己的心思如南方的春天,却无法被归人所见。这一层意味着思妇对归人的思念和渴望。

最后一层是最后四句,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和思妇内心的痛苦,表达了思妇对归人的无尽思念和失望。她描述了春天的美景,但却感叹归人不在身边,无法分享这美景。她表达了自己的春愁、春怨、失望和孤寂,同时也表达了对归人的伤心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妙语传情,展现了思妇内心的情感和痛苦。她巧妙地运用时地借喻,将自己的心情与春天的美景相结合,表达了对归人的思念和期待。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刻画出了思妇回肠百转、痛苦而又执著的心态,令人动容。 《古意赠今人》赏析详情»

南北朝诗人鲍令晖的照片
鲍令晖

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出生于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她出身贫寒,但才华出众,擅长诗文创作。

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她的代表作品《香茗赋集》传世,但现已散佚,只有部分残篇流传至今。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她的作品被后人传颂。

其中,《拟青青河畔草》是鲍令晖的一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河畔的绿草,寄托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思念之情。

《客从远方来》是鲍令晖的另一首诗,描述了一个远方客人的到来,以及他带来的喜悦和温暖。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客人的热情款待。

《古意赠今人》是鲍令晖的一首赠诗,表达了对当代人的赞美和祝福。诗中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寄托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期望和对人们的鼓励。

此外,还有一首《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被认为是鲍令晖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女子的美丽和才情,展现了作者对女性的赞美和敬意。

关于鲍令晖的生平和死亡,目前的资料较为有限,无法提供具体的时间和细节。

猜您喜欢

六州歌头·东风著意

宋代 韩元吉

东风著意,先上小桃枝。红粉腻,娇如醉,倚朱扉。记年时,隐映新妆面,临水岸,春将半,云日暖,斜桥转,夹城西。草软莎平,跋马垂杨渡,玉勒争嘶。认娥眉凝笑,脸薄拂燕脂。绣户曾窥,恨依依。
共携手处,香如雾,红随步,怨春迟。消瘦损,凭谁问?只花知,泪空垂。旧日堂前燕,和烟雨,又双飞。人自老,春长好,梦佳期。前度刘郎,几许风流地,花也应悲。但茫茫暮霭,目断武陵溪,往事难追。

高阳台·桥影流虹

清代 朱彝尊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六幺令·绿阴春尽

宋代 晏几道

绿阴春尽,飞絮绕香阁。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画帘遮匝,新翻曲妙,暗许闲人带偷掐。
前度书多隐语,意浅愁难答。昨夜诗有回文,韵险还慵押。都待笙歌散了,记取来时霎。不消红蜡,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栏角 一作:阑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