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东风带着情意,先飞上小小的桃枝。美人红粉细腻,娇艳如痴如醉,斜倚着朱红的门扉。记得去年时,她新妆衬着芙蓉面,隐隐与桃花相映争艳。她来到水岸,春天过去一半,云日暖融融,顺着斜桥回转,直到夹城西边。绿草柔软平展,马儿跑得欢,渡口上垂柳翩翩,玉勒的骏马嘶鸣着驰跃争先。我认出她秀美的蛾眉,凝神一瞥的笑脸,面颊上胭脂敷得淡淡。曾在绣窗前偷偷窥视的佳人今日不复见,依依相思愁恨绵绵不断。
当年携手共游之处,桃花依旧芳香如雾,满地落红随着步履旋舞,怨恨春光到了迟暮。惜春人也销魂瘦损,又靠谁来慰问?只有桃花知心,空将清泪垂淋。旧日堂前筑巢的燕儿,随着烟雾迷蒙的春雨,又双双飞回旧居。惜春人空自衰老,年年更新的春光永远美好,但愿如梦的佳期跟着春天重新来到。前度刘郎今又到,昔日风流之地旧迹剩多少?桃花见此也应悲哀伤恼。只见黄昏时云霭茫茫一片,武陵溪已然看不见,往事已难以追返。
注释:
著(zhuó):带着。
朱扉:朱红的门扉。
莎(suō):草名,香附子。
跋马:驰马。
玉勒:玉制的马衔,也泛指马。
蛾眉:此指美女。
绣户:指女子的闺房。
前度刘郎:化用刘禹锡诗和刘晨、阮肇人天台山遇仙女事,这里是作者自指。
武陵溪: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故事,也暗指刘晨、阮肇事。
《六州歌头·东风著意》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隆兴二年(1164年)的闰11月,当时韩元吉以新鄱阳守的身份前往镇江探望母亲。而陆游则恰好担任镇江的通判。他们两人早已相识,这次在镇江相遇后,一起游览江山,举杯畅饮,更是相互合唱。从隆兴二年的闰11月到乾道改元正月,整整60天的时间里,他们共同创作了30首歌诗。而这篇创作背景所述即是其中的一首。 《六州歌头·东风著意》创作背景详情»
平凡,而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爱情的伤感。“旧日堂前燕,飞入新人家。”这句话将过去与现在进行了对比,燕子离开了曾经的巢穴,飞入了新的家园,象征着爱情的转变和离别的悲伤。接着,“燕子楼空,花影斜”两句写出了现实的凄凉和寂寞。燕子不再归来,楼空无人,花影斜倒,映照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最后一句“泪空垂”是词人对逝去爱情的悲伤和无奈的表达,泪水空空地流淌,无人能懂他的心情。
整首词以桃花为线索,通过描写桃花的美丽和凋谢,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追忆和失落。词人巧妙地将桃花与佳人相结合,通过对桃花的描写来表达对佳人的思念和爱慕之情。同时,词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桃花的美丽和凋谢与爱情的美好和离别相结合,使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哀婉的意境。通过对桃花的描写和对爱情的追忆,词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温馨和伤感的爱情故事中,引发了读者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慨。
韩元吉(1118~118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词人,字无咎,号南涧。他是汉族,出生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另一说是许昌(今属河南)。韩元吉的词作多以山林情趣为主题,其中包括《柳梢青》和《贺新郎》等作品。他的著作包括《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和《南涧诗余》。目前存世的词作有80余首。关于韩元吉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暂时无法提供。